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图为马的生活史,有关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有丝分裂发生在a、d         ②基因重组发生在c
③基因突变可发生在a、b、d    ④受精卵为新个体发育的起点.
A、①②③B、①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考点:基因重组及其意义,受精作用,基因突变的原因
专题:
分析:据图分析,a表示有丝分裂,b表示减数分裂,c表示受精作用,d表示有丝分裂.
解答: 解:①雌雄个体产生原始生殖细胞是通过有丝分裂实现的,即a过程;个体发育过程中进行的细胞分裂都是有丝分裂,即d过程,①正确;
②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的减数分裂过程中,而减数分裂发生在原始生殖细胞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即b过程,②错误;
③基因突变的时间是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分裂的间期,即a、b、d过程,③正确; 
④受精卵为新个体发育的起点,④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以马的生活史为载体,考查细胞分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为一对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图解,其中Ⅱ、Ⅲ、Ⅳ、X、Y表示染色体,基因A、a分别控制红眼、白眼,基因D、d分别控制长翅、残翅.请据图回答:

(1)由图可知,果蝇体细胞中有
 
个染色体组.
(2)图中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写成,该果蝇经减数分裂可以产生
 
种配子.
(3)若这一对雌雄果蝇交配,F1的雌果蝇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是
 
;若仅考虑果蝇的翅型遗传,让F1的长翅果蝇自由交配,则F2的长翅果蝇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人们预防与诊疗传染性疾病经常使用疫苗和抗体,已知禽流感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主要抗原,相应疫苗生产和抗体制备的流程之一如图:

(1)过程②代表基因工程操作步骤中的
 
,;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
 
(填序号),该过程所需的工具酶有
 

(2)过程⑦利用的生物学原理是
 
,获得的X称为
 

(3)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时,可选用图中基因工程生产的
 
制备疫苗.对该传染病疑似患者确诊时,可以从疑似患者体内分离出病毒,与已知病毒进行
 
比较,或用图中的
 
进行特异性结合检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若某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a→b→c→d,某一时间内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a、b、c、d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分别为m1、m2、m3、m4.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四种生物中所含的能量归根到底来自于a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B、若m1<5m2,则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
C、在一段时间内,若b种群数量增加,则a种群数量下降,d种群数量增加
D、d个体所含的有机物的质量一定比c个体所含的有机物质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对如图减数分裂过程某阶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同源染色体移向两极
B、非同源染色体将要自由组合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D、姐妹染色单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一个XYY的个体,其亲本配子异常的原因及发生的时间是(  )
A、卵细胞形成过程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
B、卵细胞形成过程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
C、精子形成过程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
D、精子形成过程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Ⅰ.对于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通常可以采用
 
调查.
(1)首先确定调查的
 

(2)若选择的是一个长方形地块,将该地块按
 
(填“长度”或“宽度”)划分成10等份,每等份的
 
划一个
 
的正方形.
(3)计数正方形内该种群的数量,做好记录.
(4)计算各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的
 

Ⅱ.“标志重捕法”是动物种群密度调查中的一种常用取样调查法: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hm2(1hm2=10 000m2),随机布设100 个鼠笼,放置一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的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 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捕获数/只标记数/只雌性个体
数/只
雄性个体
数/只
初捕32321418
重捕3641818
(1)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
 
只/hm2.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
 

(2)在上述调查的同时,还对样方中布氏田鼠的洞口数进行了调查(假设样方中只有这一种鼠),平均每100m2有3.6 个洞口,洞口数与田鼠数的比例关系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横坐标A、B、C、D表示某哺乳动物(2N)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图中的a、b、c分别表示该时期一个细胞中三种不同结构或物质的数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b表示染色体数量的变化
B、B时的细胞称为初级精(卵)母细胞
C、交叉互换发生在B时期
D、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C→D的过程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观察叶绿体时,制作好藓类叶片临时装片后,可直接使用高倍镜观察
B、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时,不可以用0.3g/mL的盐酸溶液替换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
C、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需将NaOH溶液和CuSO4溶液混匀后使用
D、利用显微镜观察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时,细胞需保持活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