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
B.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
C.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
D.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HIV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 |
B. | 乙肝病毒依赖人体肝细胞生活 | |
C. | 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它有纤毛可以运动 | |
D. | 父母通过精子和卵细胞把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摩尔根通过果蝇实验证明基因的本质是DNA | |
B. | 人体肝脏细胞中基因存在细胞核与线粒体中 | |
C. | 染色体DNA分子中碱基序列发生改变即可引起基因突变 | |
D. | 正常情况下女性红绿色盲携带者的一个次级卵母细胞中有一个红绿色盲基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全国卷2参考版) 题型:综合题
BTB是一种酸碱指示剂,BTB的弱碱性溶液颜色可随其中CO2浓度的增高而由蓝变绿再变黄。某同学为研究某种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用少量的NaHCO3和BTB加水配制成蓝色溶液,并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使溶液变成浅绿色,之后将等量的绿色溶液分别加入到7支试管中,其中6支加入生长状况一致的等量水草,另一支不加水草,密闭所有试管。各试管的实验处理和结果见下表。
试管编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水草 | 无 | 有 | 有 | 有 | 有 | 有 | 有 |
距日光灯的距离(cm) | 20 | 遮光* | 100 | 80 | 60 | 40 | 20 |
50min后试管中溶液的颜色 | 浅绿色 | X | 浅黄色 | 黄绿色 | 浅绿色 | 浅蓝色 | 蓝色 |
*遮光是指用黑纸将试管包裹起来,并放在距日光灯100cm的地方。
若不考虑其他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50min后1号试管的溶液是浅绿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由 引起的;若1号试管的溶液是蓝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 (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
(2)表中X代表的颜色应为 (填“浅绿色”、“黄色”或“蓝色”),判断依据是 。
(3)5号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在照光前后没有变化,说明在此条件下水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全国卷1参考版) 题型:综合题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空气中的微生物在重力等作用下,可以一定程度地沉降。某研究小组欲用平板收集教室空气中的微生物,以了解教室内不同高度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实验步骤如下:
①配置培养基(成分:牛肉膏、蛋白胨、NaCl、X、H2O);
②制作无菌平板;
③设置空白对照组和若干实验组,进行相关操作;
④将各组平板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统计各组平板上菌落的平均数。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培养基中微生物所需的氮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若要完成步骤②,该培养基中的成分X通常是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中,实验组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某次调查中,某一实验组平板上菌落平均数为36个/平板,而空白对照组的一个平板上出现了6个菌落,这种结果说明在此次调查中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现象。若将30(即36-6)个/平板作为本组菌落数的平均值,该做法_____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全国卷1参考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
B.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
C. 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D. 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核糖 脱氧核糖 蔗糖 | B. | 葡萄糖 淀粉 果糖 | ||
C. | 乳糖 麦芽糖 果糖 | D. | 核糖 脱氧核糖 葡萄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染色体复制后,染色体数目加倍 | |
B. | 着丝点分裂后,染色体数目加倍 | |
C. | 着丝点分裂后,染色体单体数目加倍 | |
D. | 同源染色体分离后,染色体数目加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