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如图是研究人员对某果园生态系统中动物甲和动物乙近五年种群数量变化的监测数据曲线,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由连续五年的监测数据可知:2015年动物甲的种群数量大于(填“小于”、“大于”或“等于”)动物乙的种群数量;甲、乙两动物的种间关系是捕食.
(2)该果园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营养结构这种主渠道进行的.
(3)果园害虫防治时,生物防治的方法之一是利用信息素诱杀害虫雄性个体使种群密度明显减小,原因是该方法最终导致了出生率下降.
(4)若该果园在砍伐后被废弃,则该地区随后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其原因是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持,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

分析 根据曲线图分析,甲种群数量先增加先减少,乙种群数量后增加后减少,属于捕食关系,其中甲为被捕食者,乙为捕食者.

解答 解:(1)由连续五年的监测数据可知:2015年动物甲的种群数量为1.5×104,动物乙的种群数量为5×103,即甲的种群数量大于 乙;根据曲线图分析,甲种群数量先增加先减少,乙种群数量后增加后减少,属于捕食关系.
(2)该果园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这种主渠道进行.
(3)利用人工合成的信息素(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可以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降低出生率,从而使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该技术属于生物防治.
(4)若该果园在砍伐后被废弃,则该地区随后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其原因是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持,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
故答案为:
(1)大于  捕食
(2)营养结构
(3)出生率下降
(4)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持,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

点评 本题考查种间关系、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种群特征和群落演替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曲线图了解捕食的关系,理解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理解生物防治的原理,区分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区别.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1)现代综合理进化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
材料一:某种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万年之后,此种蛾中一部分当感受到蝙蝠超声波时,便会运用复杂飞行模式,逃脱危险,其身体也发生了一些其他改变当人工使变化后蛾与祖先蛾交配后,产出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
材料二:蛙是幼体生活于水中,成体可生活于水中或陆地动物由于剧烈地质变化,使某种蛙生活水体分开,蛙被隔离为两个种群千百万年之后,这两个种群不能自然交配.
依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这两则材料中发生相似事件是D.
A.适应辐射 B.地理隔离  C.用进废退 D.生殖隔离
(3)在材料一中,蛾复杂飞行模式形成是环境对生物种群长期进行自然选择的结果.
(4)在材料二中,若发生剧烈地质变化后,其中一个蛙种群生活水体逐渐干涸,种群中个体数减少,导致该种群基因库变小.
如表为V基因在种群A和B中基因型个体数.
基因型A种群(个)B种群(个)
VaVb2000
VaVa50120
VbVc100200
VcVc15050
VaVc10080
(5)计算Va在A种群中频率33.3%(用百分号表示,保留一位小数).已知A种群若干年后成为B种群,则B相对A是否发生了进化是(是/否).
(6)科学工作者欲培育能产生人体蛋白的水稻新品种,该技术手段主要包括四个步骤,即: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某实验使用如图的密封装置,在25℃恒温环境中,打开阀门A、B,通入氧气,待U形管两侧液柱平衡后,关闭阀门A、B,一段时间后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发生变化(不考虑U型刻度管内有色液体对O2和CO2的吸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U形管内液柱高度发生的变化为左侧液面升高
B.广口瓶中CO2体积减少使U形管右侧液面升高
C.有光条件下只将装置中玉米种子换成新鲜玉米叶片可测定其净光合作用强度
D.将发芽种子换成等量消毒的煮熟的玉米种子进行对照实验,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将同一品种的小麦种植在生长条件适宜的甲、乙两地.在不同温度下,测得生长旺盛的小麦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如图,请回答:

(1)小麦光合作用过程中,CO2参与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在有氧呼吸过程中,释放的CO2由丙酮酸和水分解而来.
(2)单位时间内,每平方分米的叶面积上,乙地的小麦叶肉细胞在30℃时比25℃时,产生的NADPH的量更多(填“更多”、“更少”或“相等”),释放的O2的量相等(填“更多”、“更少”或“相等”).
(3)两地栽培的小麦在白天最适生长的温度下,单位时间内,每平方分米的叶面积上固定的CO2的量是甲地(填“甲地”或“乙地”)的小麦较多;理由是因为(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两地小麦净光合速率相等,而甲地小麦呼吸速率较乙地小麦高,故甲地小麦总光合速率较大,(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中)固定的CO2更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的体内和体外转化实验以及T2噬菌体侵染大肠肝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个实验的设计思路是一致的
B.三个实验都用到了同位素标记法
C.三个实验都不能得出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D.三个实验所涉及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以过氧化氢为底物,设置肝脏研磨液和清水的对照实验,可验证酶的高效性
B.运用纸层析法分离菠菜叶片色素,实验结果可反映光合色素种类和相对含量
C.统计洋葱根尖各分裂时期的细胞数目,可推算各时期在细胞周期中所占比例
D.通过定期检测培养瓶中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可建立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为研究某植物在水分相对缺乏条件下,叶表面气孔是均匀关闭(所有气孔关闭程度相同)、还是不均匀关闭(有的气孔关闭,有的开放),科研人员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实验:
实验①:被测叶片置于含放射性的空气中,光照20s后将叶片速冻至-60℃,通过检测叶片放射性有机物的分布是否均匀,判断气孔是否均匀关闭.
实验②:被测叶片进行光照2h后,用有机溶剂将叶片脱色后用I-KI溶液染色,通过观察叶片蓝色分布是否均匀,判断气孔是否均匀关闭.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选用的放射性元素应是14C,该元素在暗反应中的转移途径是14CO214C3→(14CH2O).上述实验中,如果有被测植株需要预先在黑暗中进行处理,其目的是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2)与实验①相比,实验②需要较长时间的光照,原因是实验②中需要合成一定量的淀粉,用I-KI处理后才能显示出颜色差异.如果发生气孔不均匀关闭,叶不同区域的胞间CO2浓度有何差异?气孔关闭的区域胞间CO2浓度低于气孔开放区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用甲、乙两组液体培养基培养小球藻,甲组加入KNO3,乙组加入等量的NH4Cl,其它条件适宜且相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KNO3和NH4Cl对小球藻种群数量增长(种群密度、生长)的影响.
(2)实验数据表明,当pH低于5之后,乙组小球藻的种群密度基本不再增加,从代谢角度分析,可能是pH影响了酶的活性.
(3)NO3-及NH4+被吸收到细胞内,主要用于核酸、蛋白质、ATP(至少答出两种)等重要化合物的合成.
(4)若将适宜光照条件下培养的小球藻突然移至黑暗环境中,其叶绿体内含量首先增加的物质是ADP(填“C3”、“C5”或“AD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丙肝病毒(HCV)的正链RNA(HCV-RNA,由a个核苷酸组成)能编码NS3等多种蛋白质,NS3参与解旋HCV-RNA分子,以协助RNA的复制.一个正链RNA复制时,先合成出该RNA的互补链,再以互补链为模板合成该正链RNA.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个正链RNA复制n次,消耗的核苷酸数为n×a
B.翻译时,转运NS3起始端氨基酸的tRNA中含有起始密码子
C.HCV的遗传物质是正链RNA,分子内可能含有氢键
D.HCV-RNA在复制和翻译过程中遵循的碱基配对方式不存在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