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人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RNA病毒,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可使机体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导致脱水。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利用吡罗红染液染色,可以鉴别小肠上皮细胞是否被轮状病毒感染

B. 病毒RNA在小肠上皮细胞内复制的过程中,会有氢键的断裂和形成

C. 病毒侵入机体后,能被内环境中的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特异性识别

D. 患者严重脱水后,经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将会减少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关于激素在生产上应用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①喷洒保幼激素可减轻松毛虫对松林的危害
②阉割猪可缩短培育周期提高产量
③用蜕皮激素类似物喷洒蚕体可增加产丝量
④利用性外激素作引诱剂可以诱杀害虫.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在我国珠穆朗玛峰的河谷森林中,有一种雀鸟总成群地在森林上层活动,吃高大乔木的种子;煤山雀、黄腰柳莺和橙红鹤等鸟类总是在森林中层营巢;血雉和棕尾雉则是典型的森林底栖鸟类,吃地面的苔藓和昆虫.请回答下列问题:
(1)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上述森林中的各种生物都有密切关系,如血雉和昆虫之间的关系是捕食.
(2)下列属于群落的是C.
 A.森林中的所有昆虫    B.森林中的所有煤山雀   C.森林中的所有生物     D.森林中的所有树木
(3)题述森林中的各种生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可见,群落中植物的此种结构为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栖息场所.
(4)科学家为了调查血雉的种群数量,捕获了60只,将捕获的血雉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又重新捕获了41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2只,因此推测该地区血雉的种群数量为205只,由于血雉被捕获一次后稍有损伤,因此推测该地区血雉实际的种群数量比该值小(增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天津卷参考版) 题型:综合题

人血清白蛋白(HSA) 具有重要的医用价值,只能从血浆中制备。下图是以基因工程技术获取重组HSA(rHSA)的两条途径。

(1)获取HSA基因,首先需采集人的血液,提取_____________合成总cDNA,然后以cDNA为模板,采用PCR技术扩增HSA基因。下图中箭头表示一条引物结合模板的位置及扩增方向,请用箭头在方框内标出标出另一条引物的位置及扩增方向。

(2)启动子通常具有物种及组织特异性,构建在水稻胚乳细胞内特异表达rHSA的载体,需要选择的启动子是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单选)。

A.人血细胞启动子 B.水稻胚乳细胞启动子 C.大肠杆菌启动子 D.农杆菌启动子

(3)利用农杆菌转化水稻受体细胞的过程中,需添加酚类物质,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体合成的初始HSA多肽,需要经过膜系统加工形成正确的空间结构才能有活性。与途径II相比,选择途径I获取rHSA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证明rHSA具有医用价值,须确认rHSA与_________________的生物学功能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四川卷参考版) 题型:综合题

油菜物种I(2n=20)与II(2n=18)杂交产生的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一个油菜新品系(住:I的染色体和II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不会相互配对)。

(1)秋水仙素通过抑制分裂细胞中________的形成,导致染色体加倍,获得的植株进行自交,子代_______(会/不会)出现性状分离。

(2)观察油菜新品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应观察______区的细胞,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_______条染色体。

(3)该油菜新品系经过多代种植后出现不同颜色的种子,已知种子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并受另一对基因R/r影响。用产黑色种子植株(甲)、产黄色种子植株(乙和丙)进行以下实验:

组别

亲代·

F1表现型

F1自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

实验一

甲×乙

全为产黑色种子植株

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黄色种子植株=3:1

实验二

乙×丙

全为产黄色种子植株

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黄色种子植株=3:13

①由实验一得出,种子颜色性状中黄色对黑色为________性

②分析以上实验可知,当________基因存在时会抑制A基因的表达。实验二中丙的基因型为________,F2代产黄色种子植株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

③有人重复实验二,发现某一F1植株,其体细胞中含R/r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有三条(其中两条含R基因),请解释该变异产生的原因:________。让该植株自交,理论上后代中产黑色种子的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四川卷参考版) 题型:选择题

叶内细胞内的下列生理过程,一定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

A.O2的产生 B.H2O生成 C.[H]的消耗 D.ATP的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北京卷参考版) 题型:选择题

葡萄酒酿制期间,酵母细胞内由ADP转化为ATP的过程

A. 在无氧条件下不能进行 B. 只能在线粒体中进行

C. 不需要能量的输入 D. 需要酶的催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为植物叶肉细胞中两结构及物质转移示意图,如表为生理状况相同的幼苗在黑暗或3klx光照、不同温度条件下 02的变化速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題:
温度(℃)5101520253035
光照下O2释放速率(mg/h)0.961.732.523.243.863.12.72
黑暗下O2吸收速率(mg/h)0.460.760.981.512.453.13.29
(1)图中结构甲中形成嵴的意义是增大线粒体内膜面积,结构乙的囊状结构薄膜上发生的酶促反应是ATP的合成.
(2)图中a代表的物质是CO2,b不可以(填“可以”或“不可以”)代表葡萄糖,因为葡萄糖的分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
(3)根据表推测,图中结构甲中酶的最适温度高于(填“低于”、“等于”或“高于”)结构乙中酶的最适温度.为探究3klx光照条件下幼苗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应该在在20-30℃之间设置更小的温度梯度进行实验℃之间设置更小的温度梯度.
(4)在3klx光照、30℃条件下幼苗叶肉细胞中物质 b的转移途径是向甲和细胞外转移.若每天用3klx强度的光照射幼苗12h,当温度为表中20℃时,幼苗生长最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肠杆菌细胞内不存在同时含有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
B.癌细胞新陈代谢旺盛,但其细胞膜上糖蛋白的数量减少
C.葡萄糖是构成麦芽糖、纤维素、淀粉和糖原的基本单位
D.脂质可作为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也可参与生命活动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