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检测的物质 | 试剂 | 现象(颜色) |
CO2 | 澄清的石灰水 | ①混浊 |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 ②由蓝变绿再变黄 | |
酒精 | 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 | ?③灰绿色 |
分析 1、析图:a是光合作用,b是产酒精的无氧呼吸,d是产乳酸的无氧呼吸,c是有氧呼吸.区别在于不同生物体中相关的酶不同,b主要发生在植物细胞和酵母菌中,d主要发生在动物细胞和乳酸菌中.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2、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是一种指示剂,较低浓度的CO2使其由蓝变绿,较高浓度CO2使其由蓝变绿再变黄;检测酒精可用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雨酒精反应形成灰绿色.
3、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葡萄糖.
4、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
5、硝化细菌是化能合成细菌,它将CO2转化为C6H12O6时,利用的能量来自某些无机物氧化释放出来的化学能.
解答 解:(1)a~d四个生理过程中,人体不能进行的过程包括a和b,原因是缺乏相关的酶,硝化细菌将CO2转化为C6H12O6时,利用的能量来自NH3等氧化释放出来的化学能.
(2)水稻叶肉细胞内,a过程中H2O→O2的部位是叶绿体中的类囊体薄膜.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场所是细胞质基质;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水和二氧化碳,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线粒体.
(3)c有氧呼吸过程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在动物体内不能发生的生理过程是b产酒精的无氧呼吸.
(4)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检测二氧化碳除了澄清石灰水以外,还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是一种指示剂,CO2能使其由蓝变绿再变黄;检测酒精可用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雨酒精反应形成灰绿色.
故答案为:
(1)b 相关的酶 NH3等氧化释放出的化学能
(2)类囊体薄膜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3)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b
(4)混浊 由蓝变绿再变黄 灰绿色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的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可以通过流程图分析,表格比较,典型练习分析强化学生的理解.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不同植物组织培养的难易程度不同,同一种植物组织培养的难易程度相同 | |
B. | 在菊花的组织培养中,培养基中必须添加植物激素 | |
C. | 植物激素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是互相独立的 | |
D. | 在植物组织培养的不同时期对光照的需要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3 | B. | ADP | C. | C5 | D. | ADP和C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 |
B. | b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 |
C. | 隐性纯合子的比例与b曲线所对应的比例不相同 | |
D. | c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杂合子所占的比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物质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其分子内有3个高能磷酸键 | |
B. | 在细胞代谢旺盛与缓慢时期,细胞内该物质含量差别不大 | |
C. | 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内,该物质的合成场所有多处 | |
D. | 该物质的水解时,消耗水同时必须要相关酶的催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贵州凯里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相互协调 D.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共同发挥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贵州凯里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 )
A.葡萄糖 B.血红蛋白 C.呼吸酶 D.DNA解旋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甘肃兰州一中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一盆栽植物横放于地上,则其水平方向的茎的近地一侧生长 素浓度变化曲线为(图中虚线表示对茎的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生长素浓度)
A.Ⅰ B.Ⅱ C.Ⅲ D.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