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表示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数量符合“Nt=N0t”的种群中,当λ≥1时都呈J型增长
B.自然界中某些种群的数量也可呈J型增长
C.从环境容纳量角度考虑,家鼠数量应控制在K/2
D.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种群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
【答案】B
【解析】
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和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假定种群的起始数量为N0(亲代),而且每代的增长率都保持不变,且世代间不重叠,该种群后代中第t代的数量为Nt;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捕食者数量也会增加。
A、种群数量符合Nt=N0λt的种群中,当λ=1时,种群的数量保持不变;λ>1时,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A错误;
B、某些入侵物种入侵初期,可能因为没有天敌、资源空间充足等条件,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正确;
C、种群数量在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控制鼠害应通过破坏鼠类生存环境以降低环境容纳量,C错误;
D、种群数量接近K值,种群数量增多,种群密度加大,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增强,D错误。
故选B。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孟德尔的杂交实验中, 的表现型否定了融合遗传,也证实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B.孟德尔杂交实验中 3:1 性状分离比的得出不一定依赖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C.“控制果蝇白眼的基因在 X 染色体上,而 Y 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属于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的假说内容
D.基因在染色体上这一结论是由萨顿采用假说—演绎的方法通过对蝗虫减数分裂过程的研究而提出,并由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得以验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豌豆子叶的黄色(Y)、圆粒种子(R)均为显性。两亲本豌豆杂交的F1表现型如图。让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 )
A. 1∶1∶1∶1B. 3∶1∶3∶1C. 2∶2∶1∶1D. 9∶3∶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经数十年的演替最终发展为森林,其上物种甲、乙、丙的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种甲、乙、丙最先定居于该生态系统的物种可能是甲
B.植物群落在垂直结构上的分布自下而上依次为甲、乙、丙
C.习性相似物种的生活区域重叠得越多,对资源的利用越充分
D.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恢复力稳定性不断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表示某动物卵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图乙表示该卵原细胞形成的卵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若只考虑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基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卵原细胞形成的第一极体的基因型为aeD
B.甲中基因E与e的分离可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
C.形成乙的次级卵母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但可能存在等位基因
D.甲形成乙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中A、B为某群落中的两个动物种群,曲线表示(=出生率死亡率)随时可的变化,不考虑迁入、迁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3时刻A、B种群增长率可能不同
B.t3时刻A种群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C.t2与t5时刻B种群密度相同
D.在t2→t3时间段内A、B种群密度均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研究急性骨髓白血病细胞(AMLC)的增殖机理,科学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AMLC是骨髓中异常增殖和分化的一种细胞,人体消灭它主要依靠______免疫。
(2)研究人员将AMLC和正常的骨髓基质细胞(BMSC)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AMLC中线粒体数量明显增加,原来AMLC可以从BMSC中窃取线粒体。由于______,AML增殖速度变得更快。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胰岛素有利于AMLC的增殖,原因是______。
(3)AMLC自身活性氧族物质(ROS)可以诱导其窃取周围BMSC的线粒体,请根据以下材料和用具,完善实验分组设计并预测实验结果。
材料与用具:AMLC悬液、BMSC悬液、细胞培养液、过氧化氢(ROS促进剂)、谷胱甘肽(ROS抑制剂)、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培养瓶等。(说明:具体操作和检测方法不做要求。)
①验分组设计
A组:细胞培养液+AMLC
B组:细胞培养液+AMLC+BMSC
C组:细胞培养液+______
D组:细胞培养液+______
②实验的检测指标是______和AMLC中线粒体数量。
③预测实验结果。____(仅以AMLC中线粒体数量为指标,用柱形图形式表示上述实验的结果)
(4)为了有利于上述实验的进行,可对______的DNA进行荧光标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某地当年收获的小麦秸秆剪成小段,于7月20日开始分别进行露天堆放、水泡和土埋3种方式的处理,3次重复,每隔15天检测一次秸秆腐解残留量,结果见下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土壤中的空气和水分条件有利于多种微生物对秸秆的分解
B.从堆放、水泡两条曲线可以推测好氧性微生物分解能力高于厌氧性微生物
C.如果将处理开始时间提早30天,则3条曲线的位置将呈现上移趋势
D.秸秆还田后翻耕土埋应是利用秸秆的合理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研究发现胰岛素可以改善神经细胞的生理功能,其调节机理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胰岛素由_________细胞产生后,经过____________运输到脑部的神经细胞,神经细胞能够成为胰岛素起作用的靶细胞,其结构基础是_________。
(2)据图分析可知,胰岛素作用于神经细胞后,可以________,从而保证神经细胞内的能量供应。胰岛素还可以延长神经细胞的寿命,其主要机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减少神经细胞的变性、坏死;二是_________。
(3)某些糖尿病人胰岛功能正常,但体内胰岛素对InR的激活能力下降,导致InR对GLUT转运葡萄糖的直接促进作用减弱,同时对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降低,从而_________了炎症因子对GLUT的抑制能力。最终,神经元摄取葡萄糖的速率_________。与正常人相比,此类病人体内胰岛素含量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