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6.如图1为植物体内细胞代谢示意图,其中①-⑨表示过程,A、B表示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绿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具有捕获光能的色素,在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需加入碳酸钙,以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其中叶绿素的含量可直接影响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的速率.
(2)过程③发生的具体场所是叶绿体基质,过程③为过程②提供的物质有ADP和Pi.
(3)该植物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时,若突然停止CO2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和物质A的含量变化分别为下降、上升.
(4)图2是在CO2浓度一定、环境温度为25℃(最适温度)、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测得的蕃茄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请据图分析:图2中的A点匹配图3中的B(填字母)图,BC段匹配图3中的D(填字母)图.C点时,该植物的总光合速率为2Omg/100cm2叶•小时(用CO2变化量表示).C点以后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继续上升的环境因素是CO2浓度(不得答温度).
(5)若图1中B物质为丙酮酸,则过程中能发生在人体内的过程有⑥⑦⑧(填序号)

分析 据图分析::图1中,①表示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②表示光反应,③表示暗反应,④表示C3在的还原,C3在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⑤表示CO2的固定,CO2被C5固定形成C3,⑥表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⑦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⑧表示产物为乳酸的无氧呼吸,⑨表示产物为酒精和二氧化碳的无氧呼吸,A表示[H],B表示丙酮酸.图2表示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曲线,其中A只有呼吸作用,B点表示光补偿点,C点表示光饱和点.图3中,A表示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B表示只有呼吸作用,C表示呼吸作用等于光合作用,D表示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

解答 解:(1)绿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具有捕获光能的色素;在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需加入碳酸钙,以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由于色素能吸收光能,所以叶绿素的含量可直接影响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的速率.
(2)过程③表示暗反应,其发生的具体场所是叶绿体基质.过程③为过程②提供的物质有ADP和Pi,用于合成ATP.
(3)该植物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时,若突然停止CO2供应,CO2被C5固定形成的C3减少,消耗的C5减少,故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5含量升高.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淀粉等有机物,C3减少,故消耗的ATP和[H]减少,光反应产生的[H]、ATP不变,故[H]含量升高.
(4)图2是在CO2浓度一定、环境温度为25℃(最适温度)、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测得的番茄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请据图分析:图2中的A点表示只进行呼吸作用,所以其匹配图3中的B图.BC段表示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所以其匹配图3中的D图.C点时,该植物的总光合速率为15+5=20mg/100cm2叶•小时(用CO2变化量表示).C点以后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继续上升的环境因素是CO2浓度.
(5)若图1中B物质为丙酮酸,则过程⑥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的具体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其中能发生在人体内的过程有⑥⑦⑧,即有氧呼吸和产物是乳酸的无氧呼吸.
故答案为:
(1)碳酸钙   光反应
(2)叶绿体基质   ADP 和Pi
(3)下降  上升
(4)B  D    2O  CO2浓度(不得答温度)
(5)⑥⑦⑧

点评 对于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及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的综合理解应用,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和水.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科学家对猕猴(2n=42)的代谢进行研究,发现乙醇进入机体内的代谢途径如图所示.缺乏酶1,喝酒脸色基本不变但易醉,称为“白脸猕猴”;缺乏酶2,喝酒后乙醛积累刺激血管引起脸红,称为“红脸猕猴”;还有一种是号称“不醉猕猴”,原因是两种酶都有.请据图回答:

(1)从以上资料可判断猕猴的酒量大小与性别关系不大,判断的理由是与酒精代谢有关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2)基因b由基因B突变形成,基因B也可以突变成其他多种形式的等位基因,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的特点.若对猕猴进行基因组测序,需要检测22条染色体.
(3)“红脸猕猴”的基因型有4种;一对“红脸猕猴”所生的子代中,有表现为“不醉猕猴”和“白脸猕猴”,若再生一个“不醉猕猴”雄性个体的概率是$\frac{3}{32}$.
(4)请你设计实验,判断某“白脸猕猴”雄猴的基因型.
实验步骤:
①让该“白脸猕猴”与多只纯合的“不醉猕猴”交配,并产生多只后代.
②观察、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
Ⅰ.若子代全为“红脸猕猴”,则该“白脸猕猴”雄猴基因型为aaBB.
Ⅱ.若子代“红脸猕猴”:“不醉猕猴”接近于1:1,则该“白脸猕猴”雄猴基因型为aaBb.
Ⅲ.若子代全为“不醉猕猴”,则该“白脸猕猴”雄猴基因型为aab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关于种群和物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个种群就是一个物种
B.两个种群间的生殖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种群就属于两个物种
C.同一物种的个体都是生活在一起的
D.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是真核生物的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两个主要步骤.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代表的是过程是转录,发生的主要场所在细胞核.甲的名称为RNA聚合酶,乙与丁在结构上的不同点是五碳糖不同(填“碱基”、“五碳糖”或“磷酸”).
(2)图2所示的生理过程是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多肽链的过程,此过程的模板是m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图甲、乙是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⑩表示细胞的各结构,D表示某种物质;丙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a、b、c、d表示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A、B、C表示细胞膜的成分或结构.请据图分析:

(1)甲、乙两种细胞表示植物细胞的是乙.
(2)某细胞器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但未在甲、乙两图中标出,该细胞器为溶酶体.
(3)若甲图中D表示某种蛋白质,则与其合成加工分泌有关的膜性细胞器为①、⑥、⑨(填序号).该物质分泌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吐,这主要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4)若丙图表示正常人的细胞膜,癌细胞的细胞膜与其相比含量减少的是图中的C(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茄子的晚开花(A)对早开花(a)是显性、抗青枯病(T)对易感青枯病(t)是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面是利用纯种晚开花抗青枯病品种甲、纯种早开花易感青枯病品种乙培育能稳定遗传的早开花抗青枯病茄子新品种丙的两种方法.请据图回答:
方法一:甲×乙→F1$\stackrel{自交}{→}$ …→Fn→丙
方法二:甲×乙→F1→花粉$\stackrel{(1)}{→}$单倍体幼苗$\stackrel{(2)}{→}$可育植株$\stackrel{选择}{→}$丙
(1)新品种丙的基因型为aaTT.
(2)育种方法一称为杂交育种;育种方法二所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
(3)育种方法一,F2表现型为早开花抗青枯病植株中,不携带易感青枯病基因的植株占$\frac{1}{3}$.
(4)育种方法二中,过程(2)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成为可育植株,其中品种丙占可育植株总数的$\frac{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为了弥补观察所得结果的不准确性,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A.对照实验B.数据测量C.反复观察D.逻辑演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某一病有如下特征:“多饮而渴不止,多食而饥不止,多溲(尿)而膏浊不止”.此病与下列哪种腺体有关(  )
A.甲状腺B.肝脏C.垂体D.胰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遂宁射洪中学高一6月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 ;图2三个细胞分裂图像中, 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 细胞处于图1中的DE段。

(2)据图2甲细胞分析可知,该细胞含有 条染色单体, 对同源染色体, 个染色体组。

(3)据图2丙细胞(ABCD表示染色体,EeFf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分析可知,该细胞处于 期。可以和A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的是 染色体。若此细胞分裂后产生的1个子细胞的基因型为Eef,则另三个子细胞的基因型分别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