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6.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可以合成很多新的噬菌体,新合成的噬菌体的核酸和蛋白质的原料依次是(  )
A.噬菌体的脱氧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
B.噬菌体的脱氧核苷酸和噬菌体的氨基酸
C.细菌的脱氧核苷酸和噬菌体的氨基酸
D.细菌的脱氧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

分析 噬菌体繁殖过程:吸附→注入(只有噬菌体的DNA注入细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酶、能量和核糖体等均由细菌提供)→组装→释放,子代噬菌体与亲代噬菌体相同,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解答 解:指导蛋白质合成的DNA(模板)来自噬菌体,新合成噬菌体的核酸的原料脱氧核苷酸和蛋白质的原料氨基酸均由细菌提供.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要求考生掌握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步骤,理解噬菌体合成子代噬菌体时,只有模板来自噬菌体,其他原料、酶、能量和场所等均由细菌提供,再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埃博拉病毒会使人体出现急性出血热症状,具有极高的致死率。下列错误的是

A.人工合成了埃博拉病毒,不是人工合成了生命

B.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埃博拉病毒属于消费者

C.埃博拉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D.当埃博拉病毒侵入人体后,只能通过细胞免疫的过程消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机体处于不同的外界环境或生理状态时,体内的一些组织、器官、系统的功能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但是人体并不会因此而失去稳态.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机体血液中②的含量变化对①③的分泌起调节作用,此种调控机制为(负)反馈调节.
(2)在遇到危险的环境时,人常常会出现瞳孔放大、手心出汗等紧张现象.这是因为在②分泌量增加的同时b(填字母)的分泌量也增加,二者共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表现为协同作用.
(3)当人处于悲伤、紧张等感知刺激下,易受病毒感染,这一作用的机理是神经系统分泌的神经递质作用于免疫系统,使人体免疫能力下降.
(4)由图乙可知:稳态的实现是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之间通过细胞产生的信号分子(或神经递质、激素和免疫因子)(物质)联系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将蛙脑破坏,保留脊髓,做蛙心静脉灌注,以维持蛙的基本生命活动.暴露蛙左后肢屈反射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分别连接电位计a和b.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a和b有电位波动,出现屈反射.如图为该反射弧结构示意图.
用简便的实验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而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因此刺激皮肤,观察到电位计有电位波动和左后肢屈腿,刺激电位计与骨骼肌之间的传出神经.观察到电位计有电位波动和左后肢屈腿,电位计未出现电位波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南充市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南通)下列关于免疫细胞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能特异性地识别抗原

B.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能产生淋巴因子

C.效应T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D.受相同抗原刺激后,记忆B细胞产生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效应T细胞的作用最完整的一组是(  )
①分泌淋巴因子  ②呈递抗原  ③识别抗原  ④激活靶细胞溶酶体酶  ⑤与靶细胞结合.
A.①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③④⑤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基因工程在操作过程中需要限制酶、DNA连接酶、载体三种工具.以下有关基本工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均由6个核苷酸组成
B.所有DNA连接酶均能连接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C.真正被用作载体的质粒都是天然质粒
D.原核生物内的限制酶可切割入侵的DNA分子而保护自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图为湖南某湿地公园的平面图,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若在某季节调查该湿地公园某种候鸟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法.
(2)调查发现,在轻度污染的条件下,公园中的物种丰富度有所增加,在此过程中,公园中群落的演替类型是次生演替,进一步调查发现,该湿地公园主要河道沿途有许多生活污水的排污口(图中黑点所示),则输入该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污水中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3)某研究小组从该湿地公园的4个不同位置选取水样,用于培养菖蒲(一种湿地植物),并测定了培养前后4处水样(A、B、C、D)中的相关数据,整理后如下图所示(BOD表示水中有机物经微生物分解所需的溶氧量):

①实验中的因变量有含氮无机盐总量和BOD;
②实验后4处水样中含氮无机盐总量均下降到较低的水平,其原因可能是含氮无机盐被菖蒲吸收利用了.
③据图推测有机物污染程度最严重的是B处水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图1是真核生物细胞呼吸的主要物质变化示意图①~④表示其中的过程.图2、3分别表示O2浓度、温度对植物组织CO2释放速率的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1中,酵母菌细胞在氧气充足条件下在细胞溶胶中进行的过程是①②
B.图1中马铃薯块茎细胞在缺氧条件下在细胞溶胶中进行的过程是①④
C.根据图2和图3可知,在蔬菜保鲜储藏中应采取适当降低温度和氧气浓度的措施
D.人体肌肉细胞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只有线粒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