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1.现在大力提倡无纸化办公,但是仍然不可避免的每年要产生大量的废纸,其主要成分是木质纤维,人类正努力将其转化为一种新的资源-乙醇.图是工业上利用微生物由纤维素生产乙醇的基本工作流程,请回答相关问题:
(1)将①环节需要的微生物培养在以纤维素为主要碳源、并加入刚果红的培养基上筛选周围有透明圈的菌落.
(2)如图所述的筛选中获得了三个菌落,对它们分别培养,并完成环节②,且三种等量酶液中酶蛋白浓度相同,则你认为三种酶液的活性可以通过对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来验证.
(3)根据测定结果,②中获得的酶包括C1酶、CX酶、
葡萄糖苷酶三个组分.
(4)生产中可以满足④环节的常见菌种是酵母菌,为了确保获得产物乙醇,④过程要注意避免杂菌污染.

分析 据图分析:①表示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②表示纤维素酶的活性鉴定,③表示纤维素发酵,④表示酒精发酵,⑤表示无氧发酵.X表示酵母菌.
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纤维素分解酶,包括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等,它们可以产生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可以把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进一步分解为葡萄糖使微生物加以利用,故在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纤维素分解菌能够很好地生长,其他微生物则不能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可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红色复合物不能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从而可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解答 解:(1)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纤维素分解菌较多,筛选纤维素分解菌时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中,纤维素分解菌能够很好地生长,其他微生物则不能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可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红色复合物不能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
(2)三种酶液的活性不一定相同的原因是纤维素酶的活性不一定相同,三种酶液的活性可以通过对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来验证.
(3)②中获得的酶是纤维素酶,该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Cl酶、Cx酶、葡萄糖苷酶.
(4)④环节的常见菌种是酵母菌,在接种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杂菌污染.
故答案为:
(1)纤维素   刚果红   透明圈
(2)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
(3)CX酶     葡萄糖苷酶 
(4)杂菌污染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与分离,要求考生能够识记纤维素分解菌筛选的原理和方法,识记纤维素酶的种类和作用,明确微生物培养过程中需要避免杂菌污染.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有关个体衰老、细胞衰老和细胞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个体衰老会出现的“银发”与白化病人的白头发均是不能合成酪氨酸酶而导致的
B.机体内衰老细胞的死亡与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不同,故不是凋亡
C.衰老的机体内不再发生细胞分化
D.衰老细胞因分裂能力减弱而不容易发生癌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豌豆豆荚绿色对黄色为显性,子叶黄色对绿色为显性.现把纯种绿色豆荚、绿色子叶豌豆的花粉授给纯种黄色豆荚、黄色子叶的豌豆,将结出的种子种下去,让其自花授粉,那么所结出的豆荚的颜色、子叶颜色分别是(  )
A.豆荚为绿色:黄色=3:1,子叶为绿色:黄色=1:3
B.豆荚全为绿色,子叶全为黄色
C.豆荚为绿色:黄色=3:1,子叶全为黄色
D.豆荚全为绿色,子叶为黄色:绿色=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亲本中,父本是矮茎植株,母本是高茎植株;操作①叫去雄,操作②叫传粉.
(2)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则杂种种子播下去后,长出的豌豆植株开的花为红色.
(3)若亲本都是纯合子,让F1进行自交,F2的性状中,红花与白花之比为3:1,F2的遗传因子组成有AA、Aa、aa,且比值为1:2:1.
(4)F2开红花的个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frac{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PCR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因为样品中DNA含量太低而难以对样品进行研究的问题,而被广泛应用,此过程需要一种Taq DNA聚合酶.请回答有关问题:
(1)体内DNA复制过程中用解旋酶打开双链DNA,而PCR技术中应用高温使DNA分子热变性.
(2)Taq DNA聚合酶是从水生耐热细菌Taq中分离的.
①Taq DNA聚合酶的功能是化脱氧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
②Taq DNA聚合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可用凝胶色谱法和电泳法进行分离.
(3)相对于细菌分离,DNA分子的分离和提取操作要复杂的多.
①在DNA提取中两次用到蒸馏水,其目的分别是使血细胞破裂,释放出DNA分子、稀释NaCl溶液,使DNA分子析出.
②实验中能否以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为实验材料?为什么?不能,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无DNA分子.
(4)与体内DNA复制相比较,PCR反应要在一定的缓冲溶液中才能进行,并且要严格控制温度条件.
(5)PCR中加入的引物有2种,加入引物的作用是作为DNA复制的起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分析图甲、图乙,回答问题:

(1)据图甲写出以下各种结构的名称:a毛细血管(壁)、b细胞膜、c毛细淋巴管(壁).
(2)发生过敏反应时图甲中a(填字母)通透性增大,血浆蛋白进入B(填字母),使它的渗透压升高;以上原因可能使组织液的量增加而出现水肿现象.
(3)根据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能直接相互交换物质的体液是(填数字)①和②、③和②.
图中的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填数字)②、④.
CO2浓度最高的内环境成分的标号是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果蝇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连续2次有丝分裂后形成的每个子细胞中含染色体(  )
A.8条B.16条C.32条D.64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人的血清白蛋白(HSA)有许多作用,如对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抗体)有保护和稳定的作用.如果免疫球蛋白缺少了这种保护,免疫力就会变得不稳定,容易引起各种疾病,所以在临床上需求量很大.白蛋白通常从人血中提取,产量受到限制.如果应用基因工程、克隆等技术,将人的血清白蛋白基因转入奶牛细胞中,利用牛的乳汁生产血清白蛋白就成为可能.如图1是利用奶牛乳汁生产血清白蛋白的图解,请根据图1解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此工程过程中涉及的现代生物技术主要有核移植技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转基因技术、胚胎移植.
(2)在基因工程中,我们称②为目的基因,在②进入③之前要用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运载体(工具)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3)图1中①一般经胰蛋白酶(胶原蛋白酶)处理可以得到③.从③到④的过程中一般用未受精的卵细胞去核后作为受体,不用普通的体细胞,原因是卵细胞大易操作、分化程度低,有促进体细胞细胞核表现出全能性的物质.通过核移植技术能够得到胚胎④,精、卵在体外受精时也能得到早期胚胎.在体外受精过程中防止多精入卵的生理反应主要包括透明带反应和卵细胞膜反应.
(4)如图2所示,从A~D中选出④到⑤的过程中正确的操作方法C,把⑤送入⑥的最佳时期是桑椹胚或囊胚期.

(5)⑦是⑥生出的后代,那么⑦的遗传性状和荷斯坦奶牛最相似,为什么?因为个体⑦的核遗传物质大部分来自荷斯坦奶牛,⑥只是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场所,⑦并没有获得⑥的遗传信息,如果②的数量太少常用PCR技术(技术)来扩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是绿色植物体内能量转换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A表示的生理过程为光反应,具体部位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写出生成ATP的反应式:ADP+Pi+能量$\stackrel{酶}{→}$ATP;这些ATP和[H]将用于C3化合物的还原.
(2)图中B表示的生理过程为暗反应,此过程发生的场所是在叶绿体基质.如果停止光照,C5化合物的含量将会减少.
(3)图中C表示的生理过程为有氧呼吸,此过程的总反应式可以写成:C6H12O6+6O2+6H2O$\stackrel{酶}{→}$6CO2+12H2O+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