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
A. 高尔基体 B. 染色体 C. 核糖体 D. 内质网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张某家族患有甲病,该家族遗传系谱图不慎被撕破,留下的残片如图(图中表示患甲病男性,
表示正常男性,
表示患甲病女性,
表示正常女性)。现找到4张系谱图碎片,其中属于张某家族系谱图碎片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真核细胞中相关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②过程需要的模板相同
B. ②③过程碱基配对情况完全相同
C. ②过程中c链是以整条b链为模板合成的
D. ③过程最终合成的物质d、e、f的结构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有a、b两类噬菌体,它们均己被32P或35S中的一种标记过。将a、b噬菌体分别侵染甲、乙两管大肠杆菌,经保温、搅拌和离心后,检测离心管内放射性物质的位置,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实验结果表明a的蛋白质外壳和b的DNA均有放射性
B. 可以确定甲管的放射性来自32P,乙管的放射性来自35S
C. 检测结果表明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可侵入大肠杆菌内
D. 伴随着噬菌体DNA的复制,乙管内沉淀物的放射性将逐渐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植物红花品系的自交后代均为红花,研究人员从该红花品系中选育了甲、乙和丙3个纯合白花品系。已知红花和白花受多对等位基因(如A、a,B、b……)控制,且这些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当植物个体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中都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开红花,否则开白花。红花品系及3个白花品系的杂交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1)该植物的花色受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2)丙的基因型中有隐性基因________________对,若乙的基因型中含有2个B,推测甲的基因型为________。
(3)若用射线处理第2组F1的红花植株并诱发基因突变,假定只使其基因型中的一个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等位基因,则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海菜花,是中国独有的珍稀濒危水生药用植物,分布于云南、贲州、广西和海南部分地区海拔2700米以下的湖泊、池塘、沟渠和深水田中。要求水体干净,喜温暖,一般花期5至10月,温暖地区全年有花,花美如仙子,花开时水面铺满白花,人们形象地称为“花海”(如下图所示)。海菜花对水质污染很敏感,只要水体受污染,就会死亡,被誉为“水质的试金石”。近年来,海菜花分布面积日益縮小。下图为云南广西两省区海菜花分布图。
分析海菜花分布面积日益缩小的原因及恢复海菜花花海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关人体成熟红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中无染色体,只进行无丝分裂 B.细胞中无线粒体,只进行被动运输
C.细胞中有血红蛋白,只运输却不消耗氧 D.细胞中无遗传物质,只转录却不复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选取某种植物生长状况相同的四组枝条进行如下图处理,其中甲、乙、丙切去顶芽,丁保留顶芽。 将切下的乙顶芽放回原顶芽位置,丙处放置含有一定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数字1-4代表侧芽,四组枝条均给予相同的单侧光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最先发育为侧枝的是侧芽1和4
B. 乙组枝条在单侧光下表现为直立生长
C. 丙组枝条在单侧光下背光侧生长素与向光侧一样多
D. 若此实验改在黑暗中进行,实验现象不变的是甲、乙和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猕猴桃种植区,夏季强光常导致猕猴桃树生长受限,甚至出现落叶落果和植株死亡为解决这一问题,科研人员在夏季对猕猴桃植株进行了三组实验,测量了不同遮阳天内不同时段的光合有效辐射(太阳辐射中能被绿色植物用来进行光合作用的那部分能量)、叶片净光合速率及气孔导度,结果如图1、2、3所示。
(1)根据图1和图3,对照组猕猴桃叶片气孔导度9:00后明显下降,推测这是由于____________。
(2)据图2和图3,35%遮阳组的净光合速率在____________时段高于其他两组,这是由于其__________大于其他两组,在叶绿体____________中进行的暗反应速率更高。
(3)据图1、2、3综合分析,9:00时70%遮阳组气孔导度高于对照组,而净光合速率与其相近,原因是
____________不足,光反应产生的____________减少,制约了光合作用的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