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2.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孟德尔杂交实验中的测交是提出假设的基础
B.萨顿借助类比推理方法做出推论:基因在染色体上
C.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逐个计数法、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等
D.在探究细胞代谢有关物质的来源与去向时,可采用同位素标记法

分析 遗传学中的科学的研究方法:
1、假说-演绎法: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例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摩尔根研究的伴性遗传等.
2、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指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推断出它们在另外的属性上(这一属性已为类比的一个对象所具有,另一个类比的对象那里尚未发现)也相同的一种推理.萨顿的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类比推理法.
3、模型构建法: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具体的实物或其它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抽象的形式来表达.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的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就是物理模型.
4、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的规律,例如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解答 解:A、孟德尔杂交实验中的杂交和自交是提出假设的基础,A错误;
B、萨顿借助类比推理方法做出推论:基因在染色体上,B正确;
C、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逐个计数法、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等,其中后两种方法是估算法,C正确;
D、在探究细胞代谢有关物质的来源与去向时,可采用同位素标记法,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基因在染色体上、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识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探索过程;识记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一上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每年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是“世界防治麻风病日”.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黏膜和周围神经,也可侵犯人体深部组织和器官.下列生物与麻风杆菌结构最相似的是( )

A.黑藻 B.草履虫 C.蓝藻 D.艾滋病病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研究小组以某绿色植物为材料做了相关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捕获光能的色素分布在②上(填数字序号),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的色素是叶绿素b.若给予充足光照等适宜条件,光反应产生的ATP会移动到④(填数字序号).
(2)图2是在CO2充足的条件下测得的某植物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温度之间的关系.据图可知,在光照强度大于12k1x时,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为温度.已知30℃为该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则能否确定图中的A点比B点更有利于植物生长不能(填“能”或“不能”),原因是不能确定A点和B点的净光合速率的大小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表示“中心法则”的内容,图中①、②、③、④、⑤分别表示相关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有(  )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存在捕食关系的两个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图中C点时,甲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衰退型
B.稳定状态时,乙种群个体数量约占甲种群个体数量的10%〜20%
C.甲为被捕食者,在图中D点时甲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D.如果乙种群大量繁殖,则会使甲种群淘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图二为有关白化病(用a表示)和色盲(用b表示)的某家庭遗传系谱图,其中Ⅲ9同时患白化和色盲病.图一表示该家庭中某个体的一个原始生殖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一可能来自图二中的任何一个正常女性
B.11同时含有两种致病基因的概率为$\frac{1}{4}$
C.若Ⅲ10和Ⅲ12结婚,所生子女中发病率是$\frac{7}{48}$
D.若Ⅲ12为XBXbY,则难以断定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是其母亲还是父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有关遗传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遗传信息多样性的物质基础是核糖序列的多样性
B.DNA和基因之间是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C.染色体和DNA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
D.中心法则总结了生物体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过程中,既不产生ATP,也不消耗ATP的是(  )
A.光反应B.葡萄糖氧化分解为丙酮酸
C.质壁分离D.肌肉收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1,新月形的保卫细胞,成对分布在植物叶气孔周围,控制进出叶子的气体和水分的量.因为细胞壁面对孔隙的一侧(腹侧)比较薄,而外侧(背侧)比较厚,所以随着细胞内压的变化,可进行开闭运动.

(1)夏季晴朗的清晨,光照促进保卫细胞进行光合作用,说明气孔的保卫细胞里含有叶绿体(细胞器),使保卫细胞的细胞质中CO2浓度下降,PH上升,促进保卫细胞钾氢离子交换泵消耗ATP,使钾离子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入保卫细胞,于是保卫细胞浓度升高,渗透吸水(吸、失),保卫细胞侧细胞壁腹膨胀较多,细胞弓起来,使气孔张开,外界空气中的CO2进入叶片内,促进了光合作用.
(2)中午,植物蒸腾作用过强,保卫细胞失水(吸、失)过多,气孔关闭,CO2吸收减少,光合作用下降,出现光合午休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