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血液中乳酸浓度过高 | B. | 血液中钙、磷的含量降低 | ||
C. | 血液中钠盐含量过低 | D. | 血钙含量过高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观察物像丙时应选用甲中①④组合 | |
B. | 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装片→转动细准焦螺旋 | |
C. | 若丙是由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则细胞的面积增大为原来的10倍 | |
D. | 若丙图观察到的细胞是位于乙图右上方的细胞,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增加基因突变的频率从而增加遗传的多样性 | |
B. | 继承双亲全部的遗传物质 | |
C. | 从双亲各获得一半的DNA | |
D. | 产生不同于双亲的基因组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 B. | 含有尿素、HCO3-等化学成分 | ||
C. | 组织液和淋巴可以相互渗透 | D. | 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有影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光照强度 O2释放速率 温度 | 0 | 0.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4.5 | 5.0 | 5.5 | 6.0 |
15℃ | -10 | 0 | 10 | 20 | 25 | 30 | 34 | 38 | 40 | 40 | 40 | 40 | 40 |
25℃ | -20 | -10 | 0 | 10 | 20 | 30 | 40 | 45 | 50 | 55 | 49 | 60 | 6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蔗糖溶液浓度(g/mL) | 细胞变化 |
0.3 | 发生质壁分离 |
0.25 | 无变化 |
0.2 | 有胀大趋势 |
A. | 证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 B. | 测定细胞液的浓度为0.25g/mL左右 | ||
C. | 验证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 | D. | 证实细胞是有生命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广东省江门市高三下学期周测(10)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2.5μm的颗粒物,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目前PM2.5已成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指标。下列有关PM2.5的推测错误的是
A.PM2.5进入人体肺泡中时还没有进入人体的内环境
B.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不在大脑皮层
C.PM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异常
D.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会导致血浆呈酸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广东省江门市高三下学期周测(5)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在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绿色荧光蛋白能在蓝光或紫外光的激发下发出荧光,这样借助GFP发出的荧光就可以跟踪蛋白质在细胞内部的移动情况,帮助推断蛋白质的功能。GFP基因可作为目的基因用于培育绿色荧光小鼠,下图表示培育绿色荧光小鼠的基本流程,请分析回答:
(1)用于培育绿色荧光小鼠的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必需有启动子、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图中过程②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过程③利用的生物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进行过程④前,利用________________技术可以获得数目更多且基因型相同的绿色荧光小鼠。
(2)由于GFP基因与其他目的基因一起构建到载体上不影响目的基因的表达,也不影响由目的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且对细胞无毒性作用,因此GFP基因也可以作为基因表达载体上的________________。
(3)由于荧光蛋白在自然界中不存在,所以科学家通过________________工程制造出了蓝色荧光蛋白、黄色荧光蛋白等,该工程最终是通过设计________________序列来完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被标记的某动物的睾丸细胞,等位基因A、a被分别标记为红、黄色,等位基因B、b被分别标记为蓝、绿色。①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
A.①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
B.③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1个
C.②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
D.图中精细胞产生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异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