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9.科学家对猕猴(2n=42)的代谢进行研究,发现乙醇进入机体内的代谢途径如图所示.缺乏酶1,喝酒脸色基本不变但易醉,称为“白脸猕猴”;缺乏酶2,喝酒后乙醛积累刺激血管引起脸红,称为“红脸猕猴”;还有一种是号称“不醉猕猴”,原因是两种酶都有.请据图回答:

(1)从以上资料可判断猕猴的酒量大小与性别关系不大,判断的理由是与酒精代谢有关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2)基因b由基因B突变形成,基因B也可以突变成其他多种形式的等位基因,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的特点.若对猕猴进行基因组测序,需要检测22条染色体.
(3)“红脸猕猴”的基因型有4种;一对“红脸猕猴”所生的子代中,有表现为“不醉猕猴”和“白脸猕猴”,若再生一个“不醉猕猴”雄性个体的概率是$\frac{3}{32}$.
(4)请你设计实验,判断某“白脸猕猴”雄猴的基因型.
实验步骤:
①让该“白脸猕猴”与多只纯合的“不醉猕猴”交配,并产生多只后代.
②观察、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
Ⅰ.若子代全为“红脸猕猴”,则该“白脸猕猴”雄猴基因型为aaBB.
Ⅱ.若子代“红脸猕猴”:“不醉猕猴”接近于1:1,则该“白脸猕猴”雄猴基因型为aaBb.
Ⅲ.若子代全为“不醉猕猴”,则该“白脸猕猴”雄猴基因型为aabb.

分析 据图示可知,图示为乙醇进入机体的代谢途径,说明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其中“白脸猕猴”缺乏酶1,基因型为aa_,;“红脸猕猴”缺乏酶2,基因型为A_B_,“不醉猕猴”具有酶1和酶2,基因型为A_bb.

解答 解:(1)从以上资料可判断猕猴的酒量大小与性别关系不大,判断的理由是与酒精代谢有关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2)基因b由基因B突变形成,基因B也可以突变成其他多种形式的等位基因,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若对猕猴进行基因组测序,需要检测20条常染色体和X、Y染色体,共22条染色体.
(3)据分析可知“红脸猕猴”的基因型为A_B_,故共有AABB,AaBb,AaBB,AABb4种;一对“红脸猕猴”,基因型为A_B_,所生的子代中,有表现为“不醉猕猴”A_bb和“白脸猕猴”aa_,故“红脸猕猴”的基因型为AaBb,若再生一个“不醉猕猴”A_bb雄性个体的概率是 $\frac{3}{4}$×$\frac{1}{4}$×$\frac{1}{2}$=$\frac{3}{32}$.
(4)该“白脸猕猴”的基因型为aa_,可能为aaBB,aaBb,aabb,与多只纯合的“不醉猕猴”交配.
若为aaBB,与多只纯合的“不醉猕猴”交配(AAbb),则后代基因型均为AaBb,即全为“红脸猕猴”;
若为aaBb,与多只纯合的“不醉猕猴”交配(AAbb),则后代基因型为AaBb:Aabb=1:1,即“红脸猕猴”:“不醉猕猴”接近于1:1;
若为aabb,与多只纯合的“不醉猕猴”交配(AAbb),则后代基因型均为Aabb,即后代全为“不醉猕猴”.
故答案为:
(1)与酒精代谢有关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2)不定向性 22
(3)4 $\frac{3}{32}$
(4)全为“不醉猕猴”aabb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与性状关系、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下图是植物组织培养的简略表示.据此回答:
脱分化     再分化
①-----→②----→③--→④
(1)①表示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它能被培养成为④的根本原因是细胞的全能性.
(2)②表示愈伤组织,它与①相比分化程度低,全能性高.
(3)若想制作人工种子,应该选用③(填编号).
(4)若①是花药,则④是单倍体植株,继续对其使用处理可获得正常植株,该过程称为单倍体育种.
(5)若①是胡萝卜根尖细胞,则培养成的④的叶片的颜色是绿色,这说明根尖细胞含有与叶绿体形成相关的基因.
(6)若利用此项技术制造治疗烫伤、割伤的药物--紫草素,培养将进行到②.
(7)在培养过程中,除了提供水分、无机盐、糖类、维生素以及氨基酸外,还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植物激素.同时,在培养过程中,除必要的温度、光照和氧气等外界条件外,成功的另一个关键是操作过程必须保证无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不属于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
A.作用的范围广泛
B.作用的时间长
C.从产生部位迅速运输到作用部位发挥效能
D.作用的对象具有特异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某一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CcDd(等位基因在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此个体产生配子的类型及雌雄配子的组合方式各有(  )种?
A.16,256B.16,64C.8,81D.16,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细胞内部产生的蛋白质被包裹于膜泡形成囊泡,囊泡被分成披网格蛋白小泡、COPI被膜小泡以及COPII被膜小泡三种类型.三种囊泡介导不同途径的运输,分工井井有条,在正确的时间把正确的细胞“货物”运送到正确的目的地.据图回答问题(括号填字母,横线上填文字)
(1)囊泡是一种细胞结构,但由于其结构不固定,因而不能称之为细胞器.图示细胞中,能产生囊泡的结构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a”表示的大分子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与主动运输的区别是不需载体,主要运输对象是大分子.
(2)如果转运系统受到干扰,则会对有机体产生有害影响,并导致如糖尿病等疾病,糖尿病的产生原因除了可能是胰岛素合成过程(环节)有问题或者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外,还有可能的原因是胰岛素合成后囊泡运输出现障碍或者不能准确释放到目的位置.在胰岛细胞中能发生碱基“A-T”配对的结构或部位是线粒体、细胞核.
(3)COPI被膜小泡则主要介导蛋白质从高尔基体到内质网(C→B)的运输.COPII与结构C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系统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联系性.
(4)为了确定参与膜泡运输的基因(sec基因),科学家筛选了两种酵母突变体,这两种突变体与野生型酵母电镜照片差异如下:
酵母突变体与野生型酵母电镜照片的差异
sec12基因突变体突变体细胞内内质网特别大
sec17基因突变体突变体细胞内,尤其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间积累大量的未融合小泡
据此推测,sec12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功能是与内质网小泡的形成有关.sec17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功能是参与膜泡(或“小泡”)与高尔基体的融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取相同长度、去除尖端的小麦胚芽鞘切段,分别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并培养一段时间后,逐一测量其长度.实验进行两次(实验一和实验二).结果如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一和实验二互为对照
B.只要浓度大于0.001 mg/L,都能促进胚芽鞘伸长
C.浓度大于10 mg/L,会抑制胚芽鞘的伸长
D.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最适浓度应在0.1~10 mg/L之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物质在生物体内转化过程中,需要ATP的是(  )
A.水在光下分解B.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C.胃蛋白酶分解成氨基酸D.三碳化合物形成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细胞作为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其形态、结构、功能保持相对稳定.生命系统通过各个层次的信息和反馈调节等活动维持其自身稳定,执行其正常功能.图1为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表示细胞间通讯中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一种方式.
(1)图1的⑨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的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
(2)从化学成分角度分析,流感病毒与图1中结构③(填序号)的化学组成最相似.
(3)图2中①为信号分子,结构②的组成成分是糖蛋白.
(4)在图1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现象的细胞器有①③(填序号).
(5)具有图1细胞的生物,在生态系统的结构中不可能是生产者成分.
(6)若该动物细胞可产生生长激素,则此细胞为垂体细胞,生长激素合成分泌过程中依次经过的细胞结构有③②⑦⑨(填序号).
(7)研究推测,水分子的跨膜运输不是真正的自由扩散,它最可能与膜上的蛋白质有关.科学家试图从肾小管壁细胞膜上寻找这种蛋白质,以这种细胞为实验材料的最可能依据是肾小管有很强的重吸收功能,有较多的载体蛋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1为植物体内细胞代谢示意图,其中①-⑨表示过程,A、B表示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绿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具有捕获光能的色素,在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需加入碳酸钙,以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其中叶绿素的含量可直接影响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的速率.
(2)过程③发生的具体场所是叶绿体基质,过程③为过程②提供的物质有ADP和Pi.
(3)该植物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时,若突然停止CO2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和物质A的含量变化分别为下降、上升.
(4)图2是在CO2浓度一定、环境温度为25℃(最适温度)、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测得的蕃茄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请据图分析:图2中的A点匹配图3中的B(填字母)图,BC段匹配图3中的D(填字母)图.C点时,该植物的总光合速率为2Omg/100cm2叶•小时(用CO2变化量表示).C点以后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继续上升的环境因素是CO2浓度(不得答温度).
(5)若图1中B物质为丙酮酸,则过程中能发生在人体内的过程有⑥⑦⑧(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