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用建立模型的方法,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人体内血糖的调节机制 | |
B. | 用50%酒精处理花生子叶,可以增大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 |
C. | 差速离心法,可分离细胞内各种细胞器 | |
D. | 预实验,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
分析 1、模型构建法: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具体的实物或其它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抽象的形式来表达.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的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就是物理模型.
2、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将染色体上的DNA和蛋白质分离,便于染色剂与DNA结合.
3、分离细胞内各种细胞器常用差速离心法.
解答 解:A、用建立模型的方法,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人体内血糖的调节机制,A正确;
B、用50%酒精处理可以洗去浮色,用8%的盐酸处理细胞可以增大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B错误;
C、分离细胞内各种细胞器常用差速离心法,C正确;
D、预实验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检测脂肪的实验、模型构建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检测脂肪实验中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识记模型的类型及作用;识记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吉林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物体的元素和化合物的论述正确的是( )
①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都能在无机自然界找到,且元素的含量也一致
②动物与植物所含的元素的种类和含量差异都很大
③活细胞中,元素含量从多到少依次为O、C、H、N
④在细胞中含量最少的化合物,所起的作用也最小
⑤各种化合物虽然都有各自的功能,但单独不能完成某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A.①③ B.②④ C.③⑤ D.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遗传病一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或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
B. | 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因为男性患者多 | |
C. | 无论是哪种单基因遗传病,I2、Ⅱ2、Ⅱ4一定是杂合子 | |
D. | 若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Ⅲ2为携带者的可能性为$\frac{1}{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甲同学的实验模拟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和自由组合的过程 | |
B. | 乙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 | |
C. | 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和小球总数必须相等才与实际情况相符 | |
D. | 甲、乙重复4次实验后,Dd和AB组合约为$\frac{1}{2}$和$\frac{1}{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HIV在人体内环境中不能增殖,但能破坏人体体液免疫过程 | |
B. | 人体内环境稳态具体是指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和酸碱度的恒定不变 | |
C. | 激素是由体液定向运输到靶细胞发挥调节作用的 | |
D. | 内环境成分影响细胞代谢,但细胞代谢不影响内环境成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本实验可以通过测量豌豆茎切段的生长长度来记录实验结果 | |
B. | IAA和GA在促进茎切段伸长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 |
C. | 本实验激素的种类是自变量,培养液的浓度和培养温度是无关变量 | |
D. | GA抑制豌豆茎切段伸长,IAA促进豌豆茎切段伸长,且IAA的促进效应大于GA的抑制效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颜色深度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O2的产生情况 | |
B. | 同位素标记法被用于鲁宾卡门实验、卡尔文循环及人鼠细胞融合实验 | |
C. |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和蛋白质分离 | |
D. |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应该用淀粉作为底物,并且用斐林试剂作为检测试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