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8.下列关于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寒冷时人体可通过骨骼肌不自主的颤栗来增加产热
B.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这是条件反射
C.寒冷环境中,人体代谢增强、产热增多与多种激素分泌增多有关
D.寒冷环境中正常人体产热速率大于20℃的产热速率,散热速率大于20℃的散热速率

分析 1、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2、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的结果,即产的热多,散的热多,产的热少,散的热少.外环境温度低时,机体产热多,散热也多.

解答 解:A、当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寒冷刺激了皮肤里的冷觉感受器,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入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分析、综合,再使有关神经兴奋,进而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来增加产热,A正确;
B、受寒冷刺激,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这是非条件反射,B错误;
C、当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进肾上腺和甲状腺分泌激素增多,增加人体代谢,使产热增多,C正确.
D、寒冷环境中正常人体的产热速率大于20℃时的产热速率,散热速率也大于20℃时的散热速率,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以体温调节为背景考查了维持体温恒定的方式、原因和非条件反射概念等基础知识,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讲解时可补充炎热时维持体温恒定的方式,还可要求学生绘制出寒冷和炎热环境中调节体温的图解式模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有关物质输入或输出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生儿的小肠上皮细胞可通过胞吞的方式吸收母乳中的抗体,该方式跨膜层数为0
B.果脯在腌制过程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蔗糖的结果
C.葡萄糖进入人体不同细胞的方式有差异,并不是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D.人成熟红细胞中钠离子的浓度只有血浆的六分之一,是主动运输的结果,这一过程与线粒体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是显微镜下几种细胞或组织图象(其中丙图细胞取自菠菜叶子;丁图中细胞取自猪的血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乙和戊
B.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乙和丙
C.甲、乙所示细胞都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D.提取细胞膜时通常选用甲图中的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果一个种群的增长率为零,以下哪种情况会出现(  )
A.种群增加,并出现食物和栖息地的激烈竞争
B.种群增加,没有迁入和迁出
C.种群会因有毒废物的积累而减少
D.种群接近其负荷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甲图表示某草原上一定区域内野兔种群数量变化图,其中K0表示野兔种群在理想状况下的环境容纳量;乙图为甲图中野兔所摄入能量的去路,其中字母表示相应能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甲图分析,野兔的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野兔种群数量没有达到K0值的原因主要是捕食、竞争、寄生等种间关系所导致的.
(2)乙图中所缺少的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如果由于人为因素发生火灾导致整个草原化为一片灰烬,火灾前后草原的变化是(填“是”或“不是”)群落演替,较长一段时间后,在废墟上又会出现一些生物,这种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3)乙图中C属于第一营养级的能量,B表示野兔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储存在野兔体内的能量).
(4)若A中能量为1.5×109 kJ,B中能量为1.4×109kJ,某种天敌同化的能量为2.4×108kJ,则该生态系统中从野兔到其天敌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图I表示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的两个相关的生理过程,其中a、b、c表示物质,甲和乙分别表示某种细胞器;图II表示在不同温度下,测定该植物叶片重量变化情况(均考虑为有机物的重量变化)的操作流程及结果,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物质c是一种含3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它在乙的基质或线粒体基质(场所)被彻底分解;将结构乙从细胞中提取出来,置于清水中,则其内膜破裂晚(早、晚)于外膜.
(2)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甲内部有一些颗粒,它们被看作是甲的脂质仓库,其体积随甲的生长而逐渐变小,可能的原因是颗粒中的脂质参与叶绿体中的膜结构.
(3)从图II分析可知,该植物的呼吸速率可表示为X,光合速率可表示为Y+2X.在13°C〜16°C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强度增强(增强、减弱、不变),实际光合作用的强度增强(增强、减弱、不变).
(4)恒定在上述14℃温度下,维持10小时光照,10小时黑暗,该植物叶片增重最多,增重了30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2015年“青蒿素之母”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是从黄花蒿的茎叶中提取的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不易挥发.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时,应采用萃取法,所选用的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填“乙醇”或“乙酸乙酯”),通常在提取前将黄花蒿茎叶进行粉碎和干燥,以提高效率.提取过程中宜采用水浴加热以防止燃烧、爆炸,加热时瓶口要安装回流冷凝(冷凝回流或冷凝)装置,所得液体浓缩前进行过滤.
(2)黄花蒿精油是从黄花蒿的花蕾中提取的,其原理是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的乳浊液呈乳白色,此时向乳浊液中加入氯化钠,就会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可用分液漏斗将其分开,然后再加入无水硫酸钠,得到纯精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小明的腿时常出现抽搐现象,就医后医生建议他补充某种特定的无机盐,小明通过口服补充了适量的该无机盐后,抽搐现象并未消失,于是医生又建议他补充某种特定有机物,最终小明生活中的抽搐症状得到缓解.这一情境的说明中正确的是(  )
A.小明在抽搐发生时立即饮用大量水会缓解抽搐反应
B.抽搐产生的原因是生物体内的酸碱性发生剧烈变化
C.医生建议小明补充的无机盐是Na+
D.医生建议小明补充的有机物是维生素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Ⅰ、Ⅱ结构放大后如图所示,据图判断错误的是(  )
A.每个神经元都一般只有一个轴突,但Ⅰ结构可以有多个,因此一个神经元可以与多个其他神经元的Ⅱ结构构成这种连接
B.突触的连接方式只有轴突-胞体,“5”相当于组织液
C.“6”上能与“3”内物质结合的结构化学本质通常是糖蛋白,具有专一性
D.“3”结构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有较多的“2”存在说明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