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血糖的来源:①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吸收、②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③肝糖原的分解;去向:血糖的氧化分解为CO2、H2O和能量、④血糖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⑤合成肝糖原、肌糖原 (肌糖原只能合成不能水解).
2、血糖平衡调节:由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分布在胰岛外围)提高血糖浓度,促进血糖来源;由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分布在胰岛内)降低血糖浓度,促进血糖去路,减少血糖来源,两者激素间是拮抗关系.
解答 解:(1)正常人血糖浓度维持在0.8~1.2g/L左右.
(2)图中a表示肝糖原,b表示肝糖原和肌糖原.
(3)空腹时,血糖含量低,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强烈促进②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③肝糖原的分解,使得血糖浓度升高.
(4)血糖的主要去向是④血糖的氧化分解为CO2、H2O和能量,主要通过有氧呼吸进行的,主要场所为线粒体.
(5)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是胰岛素.此激素属于分泌蛋白质,在核糖体中合成,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两种细胞器中进行加工的.
故答案为:
(1)0.8~1.2
(2)肝糖原 糖原
(3)肝糖原分解 非糖物质转化(脂肪氨基酸转化)
(4)氧化分解(有氧呼吸) 线粒体
(5)胰岛素 内质网 高尔基体
点评 本题考查血糖调节和水平衡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无子西瓜是经过长期地理隔离最终达到生殖隔离而产生的新物种 | |
B. | 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 |
C. | 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个体的基因型 | |
D. | 自然选择和突变都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一定的电流刺激a点,甲发生一次偏转,乙发生两次偏转 | |
B. | 图中共有4个完整的突触,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 |
C. | 在e点施加一适宜刺激,则a、b、d点都不会测到电位变化 | |
D. | 在b点施加一适宜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在f点可测到电位变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岭南蚜小蜂与蔷薇轮蚧小蜂是竞争关系 | |
B. | 岭南蚜小蜂能够摄取红圆蚧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 |
C. | 岭南蚜小蜂可以改变红圆蚧和蔷薇轮蚧小蜂相互作用的结果 | |
D. | 岭南蚜小蜂的引入使该群落的丰富度增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乳汁中含有表达产物的转基因哺乳动物 | |
B. | 通过细胞培养技术培养动物乳腺细胞,获得其细胞产物的培养设备 | |
C. | 利用微生物发酵原理生产乳汁代用品的发酵罐 | |
D. | 安装在哺乳动物乳腺中的监测仪器,用于研究乳汁中某些物质的生成途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黄石第三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利用重组基因技术制造的全新致病菌比一般的生物武器的危害性大,其原因是( )
①人类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种致病菌
②无针对性药物
③只有某种易感基因的民族容易感染,而施放国的人却不易感染
A.① B.②
C.②③ D.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