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图1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发生的两种物质代谢过程,图中C3代表含有3个碳原子的有机化合物;图2是研究叶肉细胞中上述两种代谢过程的实验装置.图3表示该植物两昼夜吸收或释放的CO2变化,S1-S5表示曲线与X轴围成的面积.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过程①②分别发生在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在①②过程中都产生了[H],供下一阶段利用.
(2)若用图2所示的装置研究③④过程时,刻度毛细管内水柱移动的距离表示叶肉细胞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
(3)若用图2装置测定叶片的呼吸速率,则需对装置做两处改进:①关闭电源(或黑暗条件下); ②缓冲液换为适宜浓度的NaOH溶液.
(4)图3中DE段波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温度.第二天中Ⅰ点(填字母)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5)图3中S2明显小于S4,造成这种情况的外界因素是光照强度和温度.如果S1+S3+S5>S2+S4,则该植物在这两昼夜内不能(“能”或“不能”)生长.

分析 分析图1:①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②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③和④是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其中③是C3的还原过程、④是CO2的固定过程.
分析图2:研究叶肉细胞中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装置图.研究有氧呼吸过程时,刻度毛细管液滴移动的距离则表示细胞呼吸消耗O2的量;研究光合作用时,刻度毛细管中的液滴移动的距离表示叶肉细胞光合作用释放O2的量.
分析图3,图,表示夏季连续两昼夜内,某野外植物CO2净吸收量和净释放量的变化曲线图.在一昼夜中,夜晚由于缺少光照,故植物体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从外界吸收O2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CO2,随着时间流逝,光照强度不断增加,光合作用强度强度也增强,直到B点,CO2释放量和吸收量为0,说明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相等,光合强度=呼吸强度,随着光照强度的不断增加,光合作用强度进行增强,植物体开始从外界吸收CO2,光合强度大于呼吸强度,到下午光照强度减弱,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也逐渐下降.

解答 解:(1)过程①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过程②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在①②过程中都产生了[H],供第三阶段,和O2合成水.
(2)③④是光合作用过程,研究该过程时,刻度毛细管中的液滴移动的距离表示叶肉细胞光合作用释放O2的量.
(3)①②过程属于有氧呼吸,用图2所示的装置研究有氧呼吸,应关闭光源,消除光合作用对有氧呼吸产生的影响,同时应将CO2缓冲液换为适宜浓度的NaOH溶液,吸收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
(4)图3DE段波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夜间温度变化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I点表示此刻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同.I点之后光合作用逐渐减弱,直到停止.因此第二天中Ⅰ点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5)据图分析可知,图3中S2明显小于S4,造成这种情况的外界因素是光照强度和温度.如果S1+S3+S5>S2+S4,表示植物夜间消耗的有机物大于白天积累的有机物,因此该植物在这两昼夜内不能生长.
故答案为:
(1)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H]
(2)叶肉细胞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
(3)关闭电源(或黑暗条件下),缓冲液换为适宜浓度的NaOH溶液
(4)温度Ⅰ
(5)光照强度和温度    不能

点评 本题结合过程图,考查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及探究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识图能力;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联系的能力;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河北石家庄第一中学高二下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家庭制作泡菜并无刻意的灭菌环节,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可以抑制其它微生物的生长。当环境中的乳酸积累到一定浓度时,又会抑制乳酸菌自身的增殖。下面对这些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发酵的初期,种内关系主要表现为互助

B.进入乳酸菌增长的后期,由于代谢废物的积累,种内斗争趋于激烈

C.密闭的发酵环境使乳酸菌在发酵初期种间斗争中占据优势

D.在达到最大环境容纳量(K值)时,泡菜坛内各种生物的抵抗力稳定性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广东省惠州市高二4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生物技术的发展速度很快,已灭绝生物的“复生”将不再是神话。如果世界上最后一头野驴刚死亡,以下较易成功“复生”野驴的方法是( )

A.将野驴的体细胞取出,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经脱分化、再分化,培育成新个体

B.将野驴的体细胞两两融合,再经组织培养培育成新个体

C.取出野驴的体细胞核移植到母家驴的去核卵细胞中,经孕育培育成新个体

D.将野驴的基因导入家驴的受精卵中,培育成新个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生物实验中常用盐酸处理实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盐酸处理口腔上皮细胞有利于 DNA 与甲基绿结合
B.盐酸解离根尖的同时也为龙胆紫染色创造酸性环境
C.盐酸浓度过高会影响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加水后活性恢复
D.盐酸处理细胞有利于健那绿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据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实验,回答:
(1)鉴定成熟梨果肉存在还原性糖所用的试剂是斐林试剂,该试剂与细胞内还原性糖发生作用,形成砖红 色的沉淀.
(2)鉴定花生子叶中存在脂肪,所用的试剂是苏丹Ⅲ染液(Ⅳ),显微镜观察时,可见橘黄(红)色颗粒.
(3)鉴定黄豆组织中存在蛋白质时所用的试剂是双缩脲试剂,最后可见黄豆组织样液颜色呈紫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豌豆杂交,其子代的表现型统计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可知,不同于亲本表现型个体占的比例为(  )
A.$\frac{1}{2}$B.$\frac{1}{4}$C.$\frac{1}{9}$D.$\frac{1}{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是动物细胞,则图中B是内质网膜、A是囊泡膜
B.图中各个部分的结构和化学组成成分都大致相同
C.唾液腺细胞合成和分泌唾液淀粉酶需要中心体提供能量
D.图中所有膜共同组成叶肉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植物/生产者,它属于自养型(填“自养型”或“异养型”)生物.
(2)图中共有8条食物链,其中鹰分别占有第三、四、五、六营养级.
(3)若食虫昆虫全部死亡,则短时间内食虫鸟的数量增加,理由是食虫鸟由原来占有的第三、四营养级变为只占有第三营养级,食物链缩短,获得的能量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用限制酶XbaI和SacI(两种酶切出的粘性末端不同)切割某DNA,获得含目的基因的片段.若利用该片段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应选用如图中的Ti质粒是(  )
注:图中箭头所指的位置是限制酶识别和切割的位点.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