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其内的营养成分中不能加入32P标记的无机盐 | |
B. | 若要达到实验目的,还要再设计一组用35S标记噬菌体的实验,两组之间空白对照 | |
C. | 噬菌体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而大肠杆菌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 |
D. | 若本组实验B(上清液)中出现微量放射性,则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
分析 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
2、噬菌体繁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4、图示表示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①表示32P标记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②表示搅拌后离心,A表示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B表示上清液,C表示沉淀物.
解答 解:A、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由于噬菌体已被标记,所以其内不需要加入32P标记的无机盐,A正确;
B、若要达到实验目的,还要再设计一组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实验,两组相互对照,都是实验组,B错误;
C、噬菌体是病毒、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都不进行有性生殖,所以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的遗传都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C错误;
D、若本组实验B(上清液)中出现微量放射性,也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识记噬菌体的结构及噬菌体的繁殖过程,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具备设计简单生物学实验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B段细胞吸水,细胞体积不能明显增大 | |
B. | B点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 |
C. | BC段细胞因失水导致细胞液浓度上升 | |
D. | 此曲线说明有机农药溶于水中容易被植物细胞吸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A段时间内,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增加 | |
B. | 在AB段时间内,因外界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所以人体不散热 | |
C. | 在AB段时间内,人体内酶的活性比BC段时间内高 | |
D. | 在BC段时间内,人体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③④ | B. | ②④⑤ | C. | ②③⑤ | D. | ③④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图为光学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结构图 | |
B. | 外界溶液浓度大于③内液体浓度时,可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 |
C. | 该细胞中能产生ATP的部位是⑤、⑥、⑨和⑩ | |
D. | 该细胞可能取自茎尖分生区或根尖分生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复制完成后,具有14N的腺嘌呤有1500个 | |
B. | 复制过程中,共消耗胞嘧啶脱氧核苷酸12150个 | |
C. | 复制完成后,不含15N的DNA分子占$\frac{1}{15}$ | |
D. | 含15N的DNA分子的两条链都含15N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杂交的目的是将控制无芒和抗病的基因集中到子一代中 | |
B. | 子一代自交的目的是使子二代中出现无芒抗病个体 | |
C. | 得到纯合的无芒抗病种子至少需要四年 | |
D. | 子二代中无芒抗病植株自交的目的是筛选子二代中无芒抗病植株中的纯合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