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6.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指(  )
A.CB.C、H、OC.C、H、O、ND.C、H、O、N、P、S

分析 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有:C、H、O、N、P、S、K、Ca、Mg;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有:C、H、O、N、P、S;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有:C、H、O、N,其中C是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因为碳链是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

解答 解:组成细胞的元素中C、H、O、N、P、S含量高达96%以上,被称为主要元素.
故选:D.

点评 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要求考生识记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明确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碳链,C是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以黑芝麻、黑木耳等为代表的黑色食品营养成分质优量多,有提高免疫力和抗衰老等作用.将黑木耳的核酸彻底水解后可以得到(  )
A.C、H、O、N、P等元素B.5种含氮碱基C.4种核苷酸D.8种核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草→羊→人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能量在此食物链中的传递效率一定在10%~20%之间
B.与自然的草原生态系统比较,该草原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更多地流向人类
C.羊排泄的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第二营养级的能量
D.为了提高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羊的种群密度越大越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A为人体内常见的一种信号分子及其信号传导方式,图B为这种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方式.请据图回答.

(1)③表示的物质是蛋白质 (糖蛋白).
(2)若②表示的信息分子是抗利尿激素,则图A中靶细胞为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与神经调节相比,激素调节的速度一般比神经调节的速度慢.
(3)若要通过实验探究甲状腺促进新陈代谢的功能,可先切除若干只健康的成年雄性小鼠的甲状腺,然后随机均分成二组,并测量,然后一组注射适当浓度的甲状腺激素溶液,另一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实验中可以小鼠的耗氧量来作为测量指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在适宜的条件下,测定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图甲表示实验装置;图乙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测得的该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丙是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部分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

(1)在一定条件下,若用甲图装置测定获得图乙中的G点对应的值,则甲图中B三角瓶内应放置的液体为NaOH(“NaOH”或“NaHCO3”)溶液.
(2)据乙图分析,此绿色植物处于曲线H点时,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溶胶、线粒体、叶绿体,
F点之后光合速率不再增强,其影响因素有CO2浓度、温度、酶的数量等.(至少写出2点)
(3)丙图中的Ⅰ和Ⅱ表示有关结构,a、b、c、d表示某些物质,则Ⅰ表示叶绿体基质,d表示蔗糖.卡尔文循环需要循环3次才能合成一个C.
(4)若光照突然停止而其他条件不变,则短时间内丙图中b的浓度变化将会如图丁中的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马铃薯是种植广泛的农作物,病毒侵染后导致产量大幅下降,培育脱毒和抗毒的马铃薯品种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方法.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马铃薯的茎尖(根尖)(填结构)含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因此可将其接种在培养基中,经过人工培养获得脱毒苗.培养基中添加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可诱导离体细胞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完成组织培养过程,从而形成脱毒苗.
(2)为监控脱毒苗的质量,可采用DNA分子杂交的方法检测病毒的基因,也可采用抗原-抗体杂交的方法检测病毒的蛋白质.
(3)若要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抗病毒的马铃薯植株,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将病毒复制酶基因插入到农杆菌中 Ti质粒的T-DNA上,构建出基因表达载体后,将其导入马铃薯受体细胞,筛选出成功转化的马铃薯细胞后,再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形成完整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马铃薯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一般新鲜马铃薯中所含成分:淀粉9%~20%,蛋白质1.5%~2.3%,脂肪0.1%~1.1%,粗纤维0.6%~0.8%.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一片新鲜马铃薯块茎完成下列实验,写出实验现象:
①滴加碘液:呈蓝色;②滴加过氧化氢溶液:出现气泡;
③用煮熟的块茎重复上述实验,现象相同的是①(填编号).
(2)图为在适宜温度的恒温、密闭的透明玻璃箱中模拟大棚栽种马铃薯的相关实验数据,其中甲图为一天中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乙图为CO2浓度为300μL•L-1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影响的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14点与10点相比,叶绿体合成有机物速率较快的是10点,原因是14点密闭容器中14点CO2浓度因光合作用消耗降低.
②若通过缓冲液维持密闭容器中CO2浓度恒定为300μL•L-1,9点C5的合成速率小于(填“小于”、“等于”或“大于”)10点C5的合成速率,8点开始积累有机物,12~14点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是CO2浓度.
③若向密闭容器中加入18O标记的O2,请问在马铃薯块茎的淀粉中能否检测到放射性的存在?能.若能,请写出18O的物质转移途径(用物质和箭头表示);若不能,请说明理由.O2 $→_{第三阶段}^{有氧呼吸}$ H2O$→_{第二阶段}^{有氧呼吸}$CO2$→_{暗反应}^{光合作用}$(C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图甲表示酶和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原理,图乙表示加入抑制剂对起始反应速率的影响.酶的抑制剂是与酶结合并降低酶活性的分子,竞争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部位,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部位意外的其它部位结合,从而抑制酶的活性,请分析作答:
(1)从甲图可知,该酶降低的活化能是EB-EC(用图中字母表示),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2)活细胞产生酶的场所有细胞核或核糖体,需要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或氨基酸.
(3)图乙中对照组是A曲线的结果,其中B为加入竞争性抑制剂的曲线.
(4)蛙的红细胞合成酶所需要的ATP主要由有氧呼吸(过程)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澳大利亚学者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以表彰他们20年前发现了幽门螺杆菌.如图所示模式图和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一是幽门螺杆菌 细胞模式图,与图二所示细胞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2)幽门螺杆菌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较,共同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填名称)
(3)图二所示细胞若经过修改,成为紫色洋葱鳞片叶细胞,则紫色色素主要存在于14液泡中.
(4)若需观察细胞的线粒体,需要用健那绿染液处理,但图二细胞并不是理想的观察材料,原因是细胞本身含色素影响实验结果的观察.
(5)图二细胞中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13核糖体,在细胞分裂间期,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结构是染色质,化学成分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6)图二细胞中6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7)两类细胞中的哪些基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图一所示细胞(或幽门螺杆菌)中的全部基因,图二所示细胞(或植物)中的质(或线粒体和叶绿体)基因.
(8)如果在黑暗处,图二所示细胞能产生ATP的结构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