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将相同的植物根细胞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物质M溶液中,并测定植物根细胞吸收M的速率,对右图结果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A. 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B. 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自由扩散
C. 细胞吸收M速率受到载体影响
D. 细胞吸收M所需能量供应不足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概念关系模式图的含义分析,正确的是
A. 甲图若a、b、c分别表示含有细胞壁、线粒体、中心体的细胞,d可表示豌豆细胞
B. 乙图若a、b分别表示破伤风芽孢杆菌和蓝藻,则c表示细菌,d表示原核生物
C. 丙图若a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则b、c、d依次表示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胞吞胞吐
D. 丁图若a表示呼吸释放的能量,则b、c依次表示散失的热能、储存在ATP中的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切生命活动过程都离不开蛋白质,它是生命活动的唯一承担者
B. 正常情况下,生物体的DNA只存在于细胞内
C. 人体细胞内不存在纤维素,但存在糖原和蔗糖
D. 进人冬季,植物体内的自由水含量减少,结合水与自由水之比増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哺乳动物血液中CO2含量变化能够作用于神经系统,调节呼吸运动的频率和强度,为了研究该反射过程中感受器的存在部位,科研人员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
(1)哺乳动物因剧烈运动产生的__________等酸性物质能与血浆中HCO3-反应,使血液中CO2含量升高。CO2浓度变化可以使一些特定的感受器兴奋,兴奋以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沿传入神经传导至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加深加快。这种维持内环境pH稳态的过程是在________________调节的作用下,通过各系统的协调活动实现的。
(2)20世纪初,科学界认为CO2感受器可能位于脑部,也可能位于躯体的动脉管壁上。为探究这一问题,科研工作者将连接头部与躯干的血管断开,只保留由动脉传向脑的传入神经,同时将A狗的颈动脉和颈静脉分别与B狗相应血管相连,A狗躯干的呼吸运动靠人工呼吸机维持。
①实验过程中,始终保持B狗处于呼吸平稳状态,目的是保证A狗脑部________________。
②科研人员将呼吸机暂停一小段时间,A狗血液中的CO2含量____________________,发现A狗鼻部呼吸运动加深加快,该实验结果说明CO2感受器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结果_______(能、不能)说明脑部不存在CO2感受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检测蛋白质时,将双缩脲试剂的A液和B液混合后加入样液并观察颜色变化
B. 可利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器
C. 用荧光标记的细胞融合实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D. 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研宄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途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人员从227kg油菜花粉中纯化出4mg高活性物质,命名为油菜素甾醇(BR), 能促进植物茎秆伸长和细胞分裂。下图为BR合成的调控机制。
(1)根据BR具有___________等特点推测BR为一种植物激素。
(2)据上图可知,当BR浓度高时,BIN2活性会被抑制从而使BZR1___________(不被/被)降解失活,进而开启过程①,需要___________等小分子物质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细胞合成BR的速度受细胞外BR含量的调控,这是一种___________调节机制。
(3)BR还参与植物对逆境的响应,喷施BR具有缓解蚜虫病害的效应,利用___________法调查发现BR—定程度上降低了蚜虫的数量,根据种群特征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与传统农药相比,利用上述方法杀出的优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蚜虫数量降低后,瓢虫的主要活动范围从叶片向下转移,此现象表明生态因素的改变,可使生物群落的___________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小分子物质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入细胞
B. 同一离子(如K+)进出同一细胞的方式相同
C. 质壁分离过程中,植物细胞的吸水能力升高
D. 载体蛋白转运物质的速率不受02浓度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蚊子的基因A、B独立遗传,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个体胚胎致死。用AABB雄蚊与aabb雌蚊交配,F1群体中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则F2中aaBb的个体占( )
A. 1/8B. 1/7C. 1/5D. 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将离体叶绿体浸泡在pH=4的酸性溶液中不能产生ATP(图1),当叶绿体基质和类囊体均达到pH=4时(图2),将其转移到pH=8的碱性溶液中(图3)发现ATP合成.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光可为该实验提供能量,是该实验进行的必要条件
B. 该实验中叶绿体完整,保证反应过程高效、有序地进行
C. 产生ATP的条件是类囊体腔中的H+浓度高于叶绿体基质
D. 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依靠水的光解产生类似于图3的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