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大鼠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时,可能出现( )
A.体温升高、耗氧量减少
B.体温下降、耗氧量增加
C.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耗氧量增加
D.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体温下降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宁夏石嘴山市高三上12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赫尔希和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5S标记组:培养时间过长,沉淀物放射性增高
B.32P标记组:搅拌不够充分,上清液放射性增高
C.35S标记组:噬菌体侵染细菌并经保温、搅拌与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存在于上清液中
D.32P标记组:培养时间越长,含32P的子代噬菌体比例越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兴奋在神经纤维之间的传递 | B. |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 ||
C. | 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运输 | D. | 肝细胞中糖原与葡萄糖的转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西部四校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 )
A.100只 B.200只 C.300只 D.400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西部四校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科学家做过如图试验,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一段燕麦胚芽鞘的形态学上端,把另一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作为接受块放在下端(如图);另一试验是把一段燕麦胚芽鞘倒转过来,把形态学下端朝上,做同样试验.请分析,经过一段时间后,接受块甲和接受块乙的成分有何变化( )
A.甲含有生长素,乙不含有 B.乙含有生长素,甲不含有
C.甲、乙都含有生长素 D.甲、乙都不含有生长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西部四校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高等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的正确关系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闽粤大联考高三上第四次调研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为IAA和H+对燕麦胚芽鞘切段伸长的影响.基于这样的实验结果,雷利和克莱兰于1970年提出了生长素作用机理的酸生长理论.在酸性条件下,一方面使细胞壁中对酸不稳定的键(如氢键)断裂,另一方面(主要方面)使细胞壁中的某些多糖水解酶(如纤维素酶)活化或增加,从而使细胞壁松弛.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IAA和H+对燕麦胚芽鞘切段伸长的影响
A.细胞膜上存在着运输H+的载体,生长素使其活化
B.生长素作用于细胞后,细胞将H+通过协助扩散运出细胞
C.给植物细胞提供酸性环境,不需生长素也可生长
D.应用生长素处理切段后,溶液中H+浓度会增加,即被酸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上饶市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如图为植物新陈代谢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该细胞的线粒体从相邻细胞的叶绿体中获得O2并利用,需通过 层膜结构.
(2)图中两处[H]所对应的物质 (填“相同”、“不相同”).细胞呼吸中消耗[H]的具体部位是 .
(3)①~⑩中,正常生长的马铃薯块茎细胞内可以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是 (填序号).
(4)为了提高大田农作物的产量,常考虑合理密植的问题,其中所包含的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有 .在供给H18O2较长时间后,叶肉细胞线粒体内能够检测出含18O的物质有 (写出两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0-1h内物质A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 |
B. | 0-1h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 | |
C. | 2-3h内物质A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总浓度 | |
D. | 0-1h内液泡中液体的总浓度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总浓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