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初春在密闭透明玻璃温室内,一天中的光照强度与温室内植物制造有机物量分别如图中曲线Ⅰ、曲线Ⅱ所示.在采取某项措施后,温室内植物制造有机物量如图中曲线Ⅲ所示.采取的这项措施是(  )
A、降低温度
B、提高温度
C、增加CO2浓度
D、增加O2浓度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专题:
分析:本题首先要审清题意,题干中提出“密闭透明玻璃温室内”,由此可知该大棚与外界环境无气体交换;在解题时应从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的角度进行分析.
解答: 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在“密闭透明玻璃温室内”,因此与外界无气体交换.当光照强度适宜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消耗大棚中CO2,导致大棚中CO2浓度逐渐降低,使有机物产量下降,因此,增加CO2浓度,可提高光合强度.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以及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的审题能力、析图能力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确切的是(  )
A、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B、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C、内环境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排泄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来维持的
D、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单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单糖是指不能水解的糖
B、果糖、核糖和乳糖都属于单糖
C、单糖一般能直接被消化道吸收
D、两分子单糖脱水缩合后可形成二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岛屿共1万人,男女比例相同(假设遗传平衡),若在血友病(伴X隐形遗传病)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00人,则理论上女性患者的人数应该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的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所得后代表现型如图所示.根据以下实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以上后代群体的表现型有4种
B、以上后代群体的基因型有9种
C、以上两株亲本可以分别通过不同杂交组合获得
D、以上两株表现型相同的亲本,基因型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是某生态农场生产流程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质和能量经过往复循环的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
B、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每一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C、当蚯蚓利用食用菌杂屑并将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三营养级流入第四营养级
D、生产环节的增多、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最终也增加了废物和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丘脑是重要的生命活动调节中枢,下列各项中属于下丘脑参与调节的一组是(  )
①水平衡的调节
②体温平衡的调节
③渗透压平衡的调节
④血糖平衡的调节.
A、①②③④B、只有②③
C、只有①③D、只有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如图为艾滋病病毒(HIV)侵染人体淋巴细胞及其增殖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HIV主要感染免疫系统中的
 
细胞,HIV在结构上与大肠杆菌最显著的差异是
 

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它的主要生命活动必须在细胞内实现.病毒与细胞在起源上的关系是人们很感兴趣的问题,目前主要存在两种观点:
①生物大分子→病毒→细胞;      ②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
(2)请根据上述资料并结合你所学的相关知识,找出支持第二种观点的依据.
 

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青霉素抑制肽聚糖的合成,从而起到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
(3)艾滋病病人能否通过注射青霉素抑制病毒的增殖?为什么?
 

科学家正在研究将病毒引诱到能导致其死亡的人体“陷阱”细胞中,以防止病毒增殖.他们用CD4受体修饰过的成熟红细胞引诱HIV识别并侵染,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请简要说明其机理:
 

用图解表示HIV感染人体过程中的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对于细菌、蓝藻等原核生物来说,可遗传的变异不能来源于(  )  
①基因重组 ②基因突变 ③染色体变异.
A、①②③B、①③C、②③D、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