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外界氧浓度在10%以下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 。
(2)该器官的CO2释放与O2的吸收两条曲线在C点相交后则重合为一条线,此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此种呼吸方式所用的底物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 。
(4)无氧呼吸强度与氧浓度的关系是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如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的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生成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图中曲线QR区段CO2生成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点的生物学含义是无氧呼吸消失点,由纵轴、CO2生成量和O2吸收量共同围成的面积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原图中绘出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随氧气浓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
(4)若图中的AB段与BC段的距离等长,说明此时有氧呼吸释放的CO2与无氧呼吸释放的CO2相比________(填“一样多”或“更多”或“更少”),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无氧呼吸的________。
(5)在长途运输新鲜蔬菜时,常常向塑料袋中充入氮气,目的是______________。你认为氧浓度应调节到________点的对应浓度,更有利于蔬菜的运输,试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省潍坊市四县一校高三上学期模块监测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气浓度下的氧气
吸收量和无氧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据图判断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乙曲线表示在不同氧气浓度下氧气吸收量
B.图中甲曲线表示在不同氧气浓度下无氧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的释放量
C.氧浓度为d时该器官的细胞呼吸方式是有氧呼吸
D.若甲代表的细胞呼吸方式在氧浓度为b时消耗了A mol的葡萄糖,则乙代表的细胞呼吸方式在氧浓度为b时消耗的葡萄糖为A/2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年湖南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气浓度下的氧气吸收量和无氧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乙曲线b点无氧呼吸最强
B.图中甲曲线表示在不同氧气浓度下无氧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的释放量
C.氧浓度为d时该器官的细胞呼吸方式是既有有氧呼吸,又有无氧呼吸
D.若甲代表的细胞呼吸方式在氧浓度为b时消耗了A mol 的葡萄糖,则乙代表的细胞有氧呼吸最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三年级诊断性测试(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选择题
图甲表示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图乙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的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之间的关系。对下列图示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图甲L点时,叶绿体中ADP从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方向移动
B.图乙中由纵轴、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共同围成的面积表示无氧呼吸生成的CO2总量
C.影响图甲中曲线上的P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氧气浓度
D.为了有利于贮藏蔬菜和水果,贮藏室内的O2浓度应调节到图乙中N点对应的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年内蒙古高一下学期期中试题生物卷 题型:综合题
如图所示,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外界氧浓度在10%以下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___________。(2)该器官的CO2释放与O2吸收两条曲线在P点相交后重和为一条线,此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______,进行此种呼吸方式所用的底物是葡萄糖。
(3)当外界氧浓度为4%—5%时,该器官CO2释放量的相对值为0.6,而O2吸收量的相对值为0.4.此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___倍,释放的能量约相当有氧呼吸的___倍。转移到ATP的能量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___倍。(1mol葡萄糖在彻底氧化分解以后,共释放出2870%KJ的能量,其中有1161KJ 的能量储存在ATP中;1mol葡萄糖不彻底氧化分解,共释放出196.65KJ的能量,其中有61.08KJ的能量储存在ATP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