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四种育种方法:
杂交育种 | 诱变育种 | 单倍体育种 | 多倍体育种 | |
方法 | 杂交→自交→选优 |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 |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
原理 | 基因重组 | 基因突变 |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
举例 | 高杆抗病与矮杆抗病小麦杂交产生矮杆抗病品种 | 高产量青霉素菌株的育成 | 三倍体西瓜、八倍体小黑麦 | 抗病植株的育成 |
解答 解:(1)玉米核染色体为2n=20,并且雌雄同株,故基因组测序工作要完成一个染色体组即10条染色体的测序.
(2)分析题图:③→④是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③→⑤→⑩是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③→⑤、③→⑥、⑤×⑥→⑧是多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③→⑦→⑨是单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3)图中由③种子→植株过程进行的是有丝分裂,植株→花粉过程经过了减数分裂,再由花粉→幼苗过程进行了有丝分裂,该育种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法.根据题意可知,①高秆抗病纯种(AAtt)与②矮秆感病纯种(aaTT)杂交得到③(AaTt),③产生的花粉的基因型为AT、At、aT、at,因此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⑦的基因型为AT、At、aT、at,再经过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4)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随机性、多害少利性、低频性等特点.
(5)根据题意可知,植株⑤是二倍体,植株⑥是四倍体,因此杂交得到的植株⑧为三倍体,由于三倍体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因此⑧植株通常不能产生种子.
故答案为:
(1)10
(2)诱变育种 杂交育种 染色体变异
(3)两 花药离体培养 AT、At、aT、at 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4)多害少利性
(5)不能 二倍体和四倍体杂交产生三倍体,三倍体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
点评 本题考查诱变育种、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孟德尔揭示遗传的两个基本定律 | |
B. | 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 |
C. | 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 |
D. | 沃森和克里克创立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品种 | 表现型 | 叶片提取液 | 提取液中加入含氰糖苷 | 提取液中加入氰酸酶 |
Ⅰ | 产氰 | 含氰 | 产氰 | 产氰 |
Ⅱ | 不产氰 | 不含氰 | 不产氰 | 产氰 |
Ⅲ | 不产氰 | 不含氰 | 产氰 | 不产氰 |
Ⅳ | 不产氰 | 不含氰 | 不产氰 | 不产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 |
B. | 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生殖隔离 | |
C. | 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个体的表现型 | |
D. | 可遗传变异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取样时间 | 检测试剂 | 检测结果 | |
① | 第10天 | 斐林试剂 | 出现砖红色沉淀 |
② | 第20天 | 双缩脲试剂 | 出现紫色反应 |
③ | 第30天 | 苏丹Ⅲ试剂 | 出现橘黄色颗粒 |
④ | 第40天 | 碘液 | 不会出现蓝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组别(人数) | 平均年龄(岁) | 吸毒史(年) | 吸毒量(g/d) | LH (lu/L) | FSH(lu/L) | T(lu/L) |
健康者(30) | 23 | 0 | 0 | 4.65 | 6.3 | 6.6 |
吸毒者(17) | 32 | 平均4 | 平均1.5 | 1.44 | 2.86 | 4.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