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8.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经处理后被甲基绿染色,其细胞核呈绿色
B.剪取大蒜根尖分生区,经染色在光镜下可见有丝分裂各时期
C.可根据叶绿素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对叶绿素进行分离
D.在光镜的高倍镜下观察新鲜菠菜叶装片,可看见叶绿体的基粒结构

分析 1、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的原理: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的结果是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说明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
2、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提取色素时需要加入无水乙醇(溶解色素)、石英砂(使研磨更充分)和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分离色素时采用纸层析法,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最后的结果是观察到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3、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

解答 解:A、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而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因此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经处理后被甲基绿染色,其细胞核呈绿色,A正确;
B、剪取大蒜根尖分生区,经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后在光镜下可见有丝分裂各时期,B错误;
C、可根据叶绿素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对叶绿素进行提取,而不是分离,C错误;
D、叶绿体的基粒结构属于亚显微结构,在光镜的高倍镜下无法观察到,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观察有丝分裂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等,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回答下列与细胞有关的实验问题.
(1)下列4项实验中,需保持细胞生理活性的有①③(填序号).
①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②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DNA的分布
③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
④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2)按下面步骤进行质壁分离实验.
步骤一: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加一滴清水,取一片藓类小叶,盖上盖玻片.
步骤二:从盖玻片一侧滴入0.3g/mL的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几次,使盖玻片下面的藓类小叶浸润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
步骤三: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图所示.
①图中A、B处的颜色分别是无色、绿色.
②如果上述实验步骤二中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的是加有伊红(植物细胞不吸收的红色染料)的0.3g/mL的蔗糖溶液,则在显微镜下观察到A、B处的颜色分别是红色、绿色.
③如果将步骤二中浸润在0.3 g/mL的蔗糖溶液中的藓类小叶的装片,放在80℃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装片中的藓类小叶保持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清晰地观察到细胞结构后,为更准确地判断A处颜色,对显微镜的操作方法是改变光圈大小、调节反光镜(电光源亮度).
如果A处呈绿色,可能的原因是高温下细胞膜、叶绿体膜失去选择透过性,叶绿素等色素进入A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表示某反应过程,若b代表催化糖分解的酶,图中的小黑球表示两个相同的单糖,则图中a、c可分别表示(  )
A.淀粉、葡萄糖B.麦芽糖、葡萄糖C.蔗糖、果糖D.乳糖、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有关蛋白质(或多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是同一种蛋白质
B.沸水浴加热后,构成胰岛素的肽链充分伸展并断裂
C.某蛋白质由m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则该蛋白质至少含有氧原子的个数是n+m
D.胰岛素的功能取决于氨基酸的序列,与空间结构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关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核细胞不含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真核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
C.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最大的区别是否有核膜包裹的细胞核
D.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有利于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有人测定了甲、乙两种植物的叶片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并分别与30℃时测定的数据比较,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温度超过40℃时甲的氧气释放量下降
B.温度为55℃时乙不能积累有机物
C.乙比甲更耐高温,因为乙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均在较高温度下才开始下降
D.在48℃时甲的光合速率为0,表明甲死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将植物叶肉细胞置于适宜条件的密闭容器中进行悬浮培养.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细胞内外的C02和O2浓度在短时间内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黑暗条件下①增大,④减小
B.光强度低于光补偿点时,①增大,③减小
C.光强度等于光补偿点时,②、③保持不变
D.光强度等于光饱和点时,②减小,④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为提高某种草莓产量,科研人员将生理状态相同且良好的该种草莓幼苗经消毒后平均分为五组,分别置于pH为a-e的培养液中培养,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草莓幼苗的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结果如图.请回答:

(1)草莓产生氧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该部位还产生了ATP和[H].测定草莓幼苗呼吸速率需在黑暗条件下进行.
(2)培养草莓幼苗的过程中,隔天更换培养液,除了可以防止缺氧造成烂根和营养不足之外,还能防止培养液的pH改变,影响实验结果,更换下来的培养液可用检测溴麝香草酚蓝,溶液颜色将由蓝变绿再变黄.
(3)由图可知,pH由a-e,净光合速率的变化是先升高后下降.
(4)当pH为a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大于(大于/小于/等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蓝藻是原核生物,过去一直把它作为植物,这是因为它具有(  )
A.蛋白质B.叶绿体
C.核酸D.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