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如图1是物质出入细胞的示意图,图2中曲线甲乙分别代表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方式.

(1)图1中膜的基本支架是[B]磷脂双分子层,与细胞识别有关的是[C]糖蛋白.
(2)曲线乙中Q点对应时刻细胞不再吸收物质,此时限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因素是载体数量和能量供应.
(3)维生素D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应是图1中编号b.
(4)若图1代表某生物的细胞膜,该细胞能够分泌胰岛素,则该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一定的流动性的结构特点.

分析 分析图解:图1中,A是细胞膜上的蛋白质,B是磷脂双分子层,C是糖蛋白(分布于膜的外侧).根据物质跨膜运输的特点判断,b为自由扩散,a、e为主动运输,c、d为协助扩散.
图2中,甲运输方式中,物质运输速率和细胞外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因此属于自由扩散;而乙运输方式中,物质运输的速率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能量的增加而增加,达到一定程度后,不再增加,而是维持稳定,可见该物质的运输和能量、载体有关,应属于主动运输.

解答 解:(1)图1中膜的基本支架是B磷脂双分子层,C 糖蛋白与细胞识别有关.
(2)乙运输方式中,物质运输的速率与浓度差无关,并且可以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应属于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和载体蛋白的协助,因此曲线乙中Q点对应时刻细胞不再吸收该物质,此时,限制物质进入细胞的因素是载体的数量和能量供应.
(3)维生素D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自由扩散的方式,对应图中编号a~e中的b.
(4)胰岛素是蛋白质,以胞吐形式排出细胞.其依赖于细胞膜的一定的流动性的结构特点.
故答案为:
(1)B  磷脂双分子层      C 糖蛋白
(2)载体数量和能量供应
(3)b               
(4)一定的流动性

点评 本题着重考查了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异同点,要求考生能够根据不同物质运输方式的特点确定图1中各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并且确定图2曲线表示的运输方式,难度适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辽宁沈阳东北育才学校高二下段考试期中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基因及基因工程的叙述,有几项说法是正确的是( )

①在基因工程中可依标记基因对工程菌进行筛选 ②终止密码是由非编码区转录而来 ③基因诊断的基本原理是DNA分子杂交 ④DNA连接酶、限制性内切酶及运载体是构建重组质粒必需的工具酶 ⑤在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过程中,根据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合成的目的基因的种类及控制的性状分别是多种和相同性状 ⑥幽门螺杆菌与硝化细菌基因编码区由外显子和内含子组成:

A.二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吉林大学附属中学高二4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甲为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图乙为水平放置于地面的幼苗根与茎的生长情况,图丙为生长素浓度与根(或芽、茎)生长的关系。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单侧光照使甲图中背光侧生长素接近丙图中D浓度

B.乙图中生长素对2处与3处的生长都是起抑制作用

C.甲、乙两图中植物的生长情况是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的结果

D.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种植物同一器官生长的促进作用可能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果真核细胞核DNA分子上某一片段是一个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则该片段(  )
①携带遗传信息 
②上面有密码子 
③能转录产生mRNA 
④能进入核糖体
⑤能携带氨基酸 
⑥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⑦在体细胞中可能成对存在.
A.①③⑥⑦B.①④⑤⑥C.①②③⑦D.②④⑥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人类ABO血型由9号染色体上的3个复等位基因(IA,IB和i)决定,血型的基因型组成见表.若一AB型血红绿色盲男性和一O型血红绿色盲携带者的女性婚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血型ABABO
基因型IAIA,IAiIBIB,IBiIAIBii
A.他们生的女儿色觉应该全部正常
B.他们生的儿子色觉正常且为B型血的概率为$\frac{1}{8}$
C.他们生A型血色盲儿子的概率为$\frac{1}{8}$
D.他们B型血色盲女儿和AB型血色觉正常男性婚配,生B型血色盲男孩的概率为$\frac{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某多肽分子结构如图所示,该多肽分子中的氨基酸种类和肽键数目分别为(  )
A.2、1B.2、2C.3、2D.3、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细胞核中行使主要功能的是(  )
A.核膜B.核仁C.核孔D.染色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近几年我国西、北地区经常遭受大风暴的袭击,异致土地沙漠化严重,水土大量流失,为了保护广阔的草原面积,京北坝上第一草原利用沙棘的耐旱、抗风沙性,在已盐碱化的土地上种植沙棘用于恢复生态,从而保持水土,如图1为预期恢复过程中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盐碱土地,除了植物的种子或者繁殖体得到保留,原有的土壤条件也得到基本保留,故该地区沙棘、阔叶混交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次生演替.
(2)该群落中沙棘种群在年初个体数为500,一年内新生个体100个,死亡个体50个,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20%.
(3)某野外调查小组对某沙棘群落进行深入调查,并绘出该群落中的沙棘与甲、乙两种动物,(三者构成一条食物链)的数量变化示意图(如图2).乙种群在a、b,c,d四个时期中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是a.随着甲种群的数量增多,短时间内沙棘、乙种群的数量变化分别是减少、增多.
(4)草原管理上,采用轮牧或限制放牧量,这主要是提高抵抗力稳定性.
(5)草原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调査中,常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对小动物进行采集,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B、C、D、E、F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的运输方式.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电镜下观察该结构,会出现清晰的亮-暗-亮的三层结构
B.若该结构是人体心肌细胞膜,b和c过程运输的气体分别是O2、CO2
C.物质A、B都可以运动,而使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组成的结构厚度变小,说明其具有选择透过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