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环境激素”可能通过干扰激素的降解导致激素含量过多 | |
B. | “环境激素”只能通过干扰动物体内的激素调节机制影响健康 | |
C. | “环境激素”可能导致激素分泌不足 | |
D. | 污染的河流中出现雄性化雌鱼,可能环境中存在类似雄性激素的“环境激素” |
分析 由题意可知,“环境激素”不仅能通过干扰动物体内的激素调节机制影响健康,也可引起神经系统失调、内分泌紊乱等
解答 解:A、“环境激素”可能通过干扰激素的降解导致激素含量过多,A正确;
B、“环境激素”是指在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释放到环境中并持久存在的天然植物激素和人工合成的化学污染物,并非只能通过干扰动物体内的激素调节机制影响健康,也可影响神经调节等,B错误;
C、“环境激素”可能通过干扰激素调节导致激素分泌不足,C正确;
D、污染的河流中出现雄性化雌鱼,标明环境中存在类雄性激素“环境激素”,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环境激素的作用,意在考察学生的审题能力,难度一般.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四川省成都市高考适应性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兴趣小组调查了某块玉米、大豆间种试验田的基本成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玉米和大豆间种有利于提高群落空间结构中垂直结构的复杂性
B.与单种相比,间种可以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C.大豆与其根部的根瘤菌的种间关系为互利共生
D.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可以通过施用性外激素对雄虫进行诱捕,进行化学防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中的染色体1、5、3、7、8可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 |
B. | 图中标注的三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 |
C. | 含有基因B、D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 |
D. | 若该细胞分裂后产生了一个ABdXX的配子,则一定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可以再培养噬菌体的培养基中添加32P以标记其DNA | |
B. | 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属于基因重组 | |
C. | 对S型细菌的物质进行提纯鉴定后,才能加到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 | |
D.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使噬菌体外壳与细菌分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3幅图中生产者都是A | |
B. | 图1中D和图3中C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同一种成分 | |
C. | 图2中A、B、D、E构成群落,碳在其中流动的形式是有机物 | |
D. | 若使图1、图2、图3完整表示碳循环,均需补充化学燃料燃烧产生C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雌配子:雄配子=1:1 | |
B. | 含X染色体的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1:1 | |
C. | 含X染色体的精子:含Y染色体的精子=1:1 | |
D. | 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含Y染色体的精子=1: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壁被盐酸解离 | B. | 盐酸破坏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 ||
C. | 盐酸破坏了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 | D. | 花青素不溶于水而溶于盐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