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4.兴奋向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过程中,有时存在一个突触引起的兴奋被后一个突触抑制的现象,如图是突触2抑制突触1兴奋传导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体现出的内环境组成成分是组织液.当兴奋传到突触小体时,突触后膜发生的信号转换是化学信号转变成电信号.
(2)坐标图a段表示静息电位,b点时膜两侧的电位是外负内正.
(3)突触2中甘氨酸(Gly)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可作为神经递质,它的受体是膜上某些离子的通道.当兴奋抵达时,贮存在突触小泡内的Gly释放出来,并与分布在突触后膜上的Gly受体结合,导致通道乙开启,使(阴离子或阳离子)阴离子内流,A处的兴奋不能(能或不能)传至B处.
(4)释放到突触间隙的Gly可通过主动运输回到本细胞再被利用,图中结构①表示载体蛋白.

分析 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解答 解:(1)突触间隙充满组织液,图中体现出的内环境组成成分是组织液,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当兴奋传到突触小体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结合,突触后膜发生的信号转换是化学信号转变成电信号.
(2)图2中a是静息电位,b点时为动作电位.b点时膜两侧的电位是 外负内正.
(3)突触2是抑制性突触,该突触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甘氨酸(Gly)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可作为神经递质,它的受体是膜上某些离子的通道.当兴奋抵达时,贮存在突触小泡内的Gly释放出来,并与分布在突触后膜上的Gly受体结合,导致通道乙开启,阴离子内流,A处的兴奋不能传至B处.
(4)释放到突触间隙的Gly可通过主动运输回到本细胞再被利用,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图中结构①表示表示运输Gly的载体蛋白.
故答案为:
(1)组织液        化学信号转变成电信号
(2)静息           动作电位
(3)突触小泡       阴离子       不能
(4)主动运输      载体蛋白

点评 本题考查神经兴奋传导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许昌市高一上期中生物试卷(四)(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活细胞中,与消化蛋白质的酶合成和分泌直接有关的细胞器是( )

A.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B.中心体和高尔基体

C.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D.高尔基体和溶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某一瓢虫种群中有黑色和红色两种体色,该形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若果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36%,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55%,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9%,那么基因B和b的频率分别是(  )
A.63.5%、36.5%B.60%、40%C.70%、30%D.57%、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某草原上存在“草→野兔→蛇→鹰”一条食物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蛇处于第三营养级,属于三级消费者
B.能量沿着这条食物链单向传递
C.兔子粪便中的能量属于兔同化的部分
D.鹰获得野兔同化能量的10%~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有关信息传递过程的示意图,错误的是(  )
A.小肠黏膜$\stackrel{产生}{→}$促胰液素$\stackrel{作用于}{→}$胰岛
B.胚芽鞘尖端$\stackrel{产生}{→}$生长素$\stackrel{作用于}{→}$胚芽鞘尖端下部伸长区
C.体液免疫中T细胞$\stackrel{释放}{→}$淋巴因子$\stackrel{作用于}{→}$B细胞
D.传出神经末梢突触小体$\stackrel{释放}{→}$神经递质$\stackrel{作用于}{→}$肌肉或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为基因的作用与性状的表现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
B.①②过程中都存在碱基互补配对
C.②过程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翻译
D.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而一些非蛋白质(如固醇类等)的合成不受基因的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如图表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之间的关系及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发病与治疗机理,请回答相关问题.

(1)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说明甲状腺激素具有加速体内物质氧化分解的功能.人的体温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2)下丘脑和垂体功能衰退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说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几乎是全身组织细胞.
(3)从图中可看出,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是由于机体产生抗体A,该抗体能与甲状腺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从而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从免疫学角度来看,这是一种自身免疫病,是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过强(填“强”或“弱”)所致.
(4)从图中可看出,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临床上可以用物质C进行治疗,该物质可以通过抑制细胞X分泌淋巴因子及细胞Y的增殖分化过程来减少抗体A的产生.
(5)和浆细胞相比,图中细胞W不仅能增殖分化而且还能保留对抗原的记忆(或识别抗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小鼠中有一种黄色毛皮的性状,其杂交实验如下:
实验一:黄鼠×黑鼠→黄鼠2378只,黑鼠2398只,比例约为1:1
实验二:黄鼠×黄鼠→黄鼠2396只,黑鼠1235只,比例约为2:1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小鼠毛皮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
B.小鼠中不存在黄色纯种个体
C.小鼠毛皮的黑色对黄色为显性
D.小鼠中不存在黑色纯种个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贡献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因“在细胞自噬机制方面的发现”而获得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青蒿素抗疟疾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青蒿素活化产生自由基,作用于疟原虫的生物膜系统,使细胞膜受损,破坏疟原虫与外部环境进行的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同时还会破坏液泡膜、核膜、线粒体膜等,从而对疟原虫的细胞结构及其功能造成破坏.提取青蒿素治疗疟疾,这体现了野生生物的直接价值.
(2)研究人员已经弄清了青蒿细胞中青蒿素的合成途径(如图中实线方框内所示),并且发现酵母细胞也能够产生合成青蒿酸的中间产物FPP(如图中虚线方框内所示).

实验发现,酵母细胞导入相关基因后,这些基因能正常表达,但酵母菌合成的青蒿素仍很少,根据图示分析原因可能是酵母细胞中部分FPP用于合成固醇.解决思路是抑制ERG9酶的活性.
(3)内源性物质如细胞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器、过量储存的糖原等,它们可被细胞自身的膜(如内质网或高尔基体的膜)包裹形成自噬体,当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后,形成自噬溶酶体,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降解其所包裹的内容物,被分解后的产物的去向有对细胞有用的物质,细胞可以再利用;废物排出细胞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