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4.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物种形成、生物多样性发展机制的理论探索也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下图是科学家利用果蝇所做的进化实验,两组实验仅喂养食物不同,其他环境条件一致.
(1)第一期时,甲箱和乙箱中的全部果蝇属于两个种群,实验中表示环境选择的因素主要是食物因素.
(2)经过八代或更长时间之后,甲箱果蝇体色变浅,乙箱果蝇体色变深.再混养时,果蝇的交配择偶出现具有严重的同体色选择偏好,以此推断,甲、乙品系果蝇之间的差异可能体现的是多样性,判断的理由是物种由于交配的同体色偏好造成两个品系之间逐渐发生生殖隔离.
(3)经过八代或更长的时间后,两箱中的果蝇体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用现代综合进化理论解释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两箱分养造成地理隔离,由于不同食物的选择方向不同,导致两箱果蝇基因频率想不同的方向变化,形成体色差异和选择交配的偏好.
(4)下表是甲、乙两箱中果蝇部分等位基因[A-a、T(T1、T2)-t、E-e]的显性基因频率统计的数据:
世代]甲箱乙箱
果蝇数AT1E果蝇数AT2E
第一代20100%064%20100%065%
第四代35089%15%64.8%28597%8%65.5%
第七代50067%52%65.2%42096%66%65.8%
第十代56061%89%65%43095%93%65%
两箱中,频率基本稳定的基因是E; T1、T2、t互为基等位因.第十代时,甲箱中果蝇的该等位基因杂合体出现的频率是45.5%.

分析 1、种群是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是生物个体的总和,一开始,甲箱和乙箱果蝇虽然同属于一个物种,但是生活在不同区域内,因此分属于两个种群;
2、经过八代更长时间之后再混养时,果蝇的交配择偶出现具有严重的同体色选择偏好,说明两个种群之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属于不同的物种,因此体现了物种多样性;
3、由于两箱分养造成地理隔离,不同种群间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当两箱中果蝇发生变异后,由于食物的差异与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导致基因频率向不同方向变化,形成两个群体体色的很大差异;
4、种群基因库是一个种群中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基因库大小与种群数量有直接关系,遗传平衡定律中,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等于显性基因频率与隐性基因频率乘积的2倍.

解答 解:(1)第一期时,甲箱和乙箱中的全部果蝇是两个区域的,属于两个种群,由图可知实验中表示环境选择的因素主要是食物.
(2)由题意知,经过八代更长时间之后再混养时,果蝇的交配择偶出现具有严重的同体色选择偏好,造成两品系果蝇之间可能产生了生殖隔离,属于两个物种,因此可能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物种多样性.
(3)由于两箱分养造成地理隔离,不同种群间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当两箱中果蝇发生变异后,由于食物的差异与选择,导致各箱中的基因频率向不同方向积累,形成体色的很大差异,进而导致果蝇之间交配选择发生偏好,形成生殖隔离.
(4)分析表格中信息可知,E基因频率在不同世代之间的变化不大,最稳定,T1、T2、t互为等位基因;由表格中信息可知,甲箱中,E的基因频率为65%,则e的基因频率为35%,因此该等位基因杂合体出现的频率是2×65%×35%=45.5%.
故答案为:
(1)种群  食物
(2)物种  由于交配的同体色偏好造成两个品系之间逐渐发生生殖隔离(或遗传虽然交配有同体色偏好,但并未出现生殖隔离,仍属于同一物种)
(3)两箱分养造成地理隔离,由于不同食物的选择方向不同,导致两箱果蝇基因频率想不同的方向变化,形成体色差异和选择交配的偏好
(4)E   等位     45.5%

点评 对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和基因频率的相关计算的理解应用并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省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15秋•石家庄校级期末)图1表示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有丝分裂某个时期的细胞图象.请据图回答:

(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 ,该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的 期.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

(2)图2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 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分别为

(3)人的肝细胞在有丝分裂前期,细胞核中染色体、DNA分子数分别为 .(人的正常体细胞中含23对染色体)

(4)画出该动物细胞分裂中期的细胞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人的耳朵有的有耳垂,有的无耳垂.某医学小组调查了人群中有耳垂性状和无耳垂性状的遗传情况,统计情况如下表:( 控制耳垂的基因用 A、a 表示 )
亲代表型/子代表型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
双亲全为有耳垂双亲中只有一方有耳垂双亲全为无耳垂
有耳垂120120
无耳垂7498子代均为无耳垂
请分析回答:
(1)根据上表中第一组的调查结果可以判断出该性状的显隐性,显性性状是有耳垂,隐性性状是无耳垂.
(2)假如人类耳垂的性状遗传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那么第二组家庭中父亲如果有耳垂,其基因型是什么?AA或Aa
(3)在第一组的抽样家庭中,双亲的基因型组合方式可能是什么?Aa×A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技术的原理或实质的叙述,合理的有(  )
①基因诊断的基本原理是DNA分子杂交;
②基因治疗的原理是将正常基因导入病人体内,使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发挥功能;
③DNA探针技术的原理是探针与样品中变性处理的DNA单链配对杂交;
④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实质是基因突变;
⑤PCR技术的实质是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省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山西校级期末)在下列关于细胞基本共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①均具有磷脂双分子层与蛋白质构成的膜结构

②ATP是所有细胞可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

③都具有核糖体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机器”

④遗传物质都是脱氧核糖核苷酸

⑤所有生物的新陈代谢都是以细胞为单位进行的.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甲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乙表示处于细胞有丝分裂某个时期的细胞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分子复制
B.图甲中DE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图乙中细胞处于图甲中的BC段
D.图乙中细胞含8个DNA分子、8个染色单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玉米籽粒的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非糯性(B)对糯性(b)为显性,两对性状自由组合.请回答.
(1)已知玉米非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棕色.若用碘液处理AaBb的花粉,则显微镜下观察到花粉颜色及比例为蓝色:棕色=1:1.
(2)已知基因A、a位于9号染色体上,且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Aa的植株甲,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一所示.
①为了确定植株甲的A基因是位于正常染色体上,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交产生F1,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白色=1:1,证明A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②以植株甲为父本,以正常的白色籽粒植株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黄色籽粒植株乙,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二所示.该植株形成的可能原因是:父本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9号染色体)未分离.
③若植株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那么以植株乙为父本,以正常的白色籽粒植株为母本进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黄色:白色=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据图所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请回答问题:

(1)该化合物可以称为三(多)肽,其中有2个羧基.
(2)该化合物是有3种氨基酸失去2个的水分子形成的,这种反应叫做脱水缩合.
(3)该化合物如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结果能呈紫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图甲是细胞分裂各阶段的细胞核DNA和细胞质中mR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乙是某生物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一分裂时期图象.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曲线表明,细胞分裂过程中核糖体功能活跃的时期是a、c(填图中字母).d~e段细胞质中mRNA明显减少,最可能的原因是DNA分子高度螺旋化,无合成mRNA的模板,且原有的mRNA不断被分解.
(2)在图甲a~e阶段中,能观察到图乙所示图象的是d阶段,该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可能为4或8条.
(3)该生物(结合图乙)分析染色体数目最多为后期期,该期的主要特征是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两条子染色体,在纺锤丝牵引下移向两极.
(4)如果将此生物的细胞培养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则当细胞分裂至图乙所示时期时,细胞核中含放射性DNA占总DNA的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