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A. 由C、H、O、N元素组成 B. 有催化作用
C. 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D. 可携带遗传信息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为某一遗传病的家系图,已知Ⅰ 为携带者,可以准确判断的是
A.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II-4肯定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C.II一7是携带者的概率为1/2 D.Ⅲ一8是正常纯合子的概率为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某研究小组以番茄为材料所做的相关实验及其结果,装置甲(如甲图)用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乙图是该小组同学从生长状况相同的棉花叶片上剪出大小、部位相同的若干圆叶片,抽取叶片细胞内的气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置于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如图乙所示),给予相同的一定强度光照,测量圆叶片上浮至液面所需时间,其记录结果绘成曲线如图丙。该小组又将对称叶片左侧遮光右侧曝光(如图丁),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12小时后,从两侧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a和b(单位:g)。关于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根据甲图的材料及装置,可以确定该实验的因变量应该是单位时间上浮叶片的数量(浮起相同叶片所需时间)
B.若将乙装置中的NaHCO3溶液换成等量的NaOH溶液,则在开始的短暂时间内,植物的叶绿体中C3相对含量的变化情况是下降
C.丁图中12小时后测得 b-a的量表示右侧截取部分的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总量
D.丙图中bc段曲线平缓的限制因素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不同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各不相同。下列有关一种以CO2为唯一碳源的自养微生物营养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氮源物质为该微生物提供必要的氮素
B.碳源物质也是该微生物的能源物质
C.无机盐是该微生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D.水是该微生物的营养要素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
B. 将称好的牛肉膏连同称量纸一同放入烧杯
C. 等培养基冷却至50 ℃左右时进行倒平板
D. 待平板冷却凝固5~10 min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中华大蟾蜍部分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细胞表示初级卵母细胞,在此时期正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
B.形成乙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最终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XCXC
C.丙细胞表示的是次级卵母细胞后期分裂图象,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第二极体和卵细胞
D.用中华大蟾蜍的睾丸作材料制作装片,在显微镜下有可能观察到图中三种物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示真核细胞中的不同生理过程,乙图所示过程可产生甲图中的①。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表示翻译过程,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
B. 乙图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与甲图相同
C. 核糖体在①上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向左,①中的碱基改变一定导致②的结构改变
D. 若①上A:C:U:G=1:2:3:4,则乙图模板链对应的DNA片段中A:C:T:G= 2:3: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研究生长素和赤霉素对植物茎伸长生长的作用,研究者分别使用不同浓度的物质T(生长素抑制剂)和物质S(赤霉素抑制剂)处理豌豆黄化幼苗茎切段,测量结果如图甲、乙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豌豆黄化幼苗茎切段的伸长作用可能相同
B.浓度范围在60~120mgL﹣1的物质S对茎切段的伸长抑制作用基本相同
C.没有物质T处理的豌豆黄化幼苗茎切段由于缺少生长素伸长较慢
D.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茎的伸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 根据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人体反射弧有五个部分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 ]___________会受到刺激,释放一种化学物质___________,此物质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 ]_________,引起一次新的神经冲动,由于此物质只能由[ ]___________释放,作用于[ ]___________,因此神经元间的兴奋传导只能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