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顶端优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B、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
C、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生长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长
D、可利用生长素类似物防止落花落果
考点:植物激素及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价值
专题:
分析:1、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指: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2、不同的植物器官对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反应不同,根最敏感.
3、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以防止落花落果;高浓度的生长素可以疏花疏果.
解答: 解:A、顶端优势,顶芽处的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低,抑制生长,故顶端优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A正确;
B、幼嫩细胞比成熟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B错误;
C、不同的植物器官对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反应不同,根最敏感,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生长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长,C正确;
D、可利用生长素类似物防止落花落果,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取某种植物生长状态一致的新鲜叶片,用打孔器打出若干圆片,圆片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每组各置于一个密闭装置内,并分别给予a、b、c三种不同强度的光照,其他条件一致.照光相间时间后,测得各装置内氧气的增加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图反映了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B、乙组装置内的CO2含量在照光后比照光前要高
C、丙装置内增加的O2来自于H2O
D、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吸收的CO2一部分来自于线粒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近十几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城市人口密度显著增长,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B、年龄组成呈增长型
C、性别比例适当
D、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X物质可以抑制Na+载体将神经纤维内Na+向外主动运输,Y物质可以打开神经纤维Cl-通道,使Cl-向内自由扩散,现在分别用X和Y物质处理甲、乙两条神经纤维.则会出现的正确结果是(  )

①甲神经纤维静息电位无变化       ②乙神经纤维兴奋可能无法产生
③甲神经纤维动作电位不能产生     ④乙神经纤维产生的兴奋可以传导到两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生产上培育无子番茄、青霉素高产菌株、杂交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抗虫棉的培育原理依次是(  )
①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 ②染色体变异 ③基因重组 ④基因突变 ⑤基因工程.
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⑤
C、①④②⑤D、①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由于蟹类的捕食,某种海洋蜗牛种群中具有较厚外壳的个体的比例逐渐增加.对这个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B、适者生存
C、用进废退D、定向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光反应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碳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
B、光反应需要光,不需要酶,碳反应不需要光,需要多种酶
C、光反应吸收光能形成ATP,碳反应将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D、光反应分解水生成H+并放出O2,碳反应最终将CO2还原成三碳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为人体细胞内环境的示意图,可以相互转化的是(  )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生物属于种群的是(  )
A、一块水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鱼以及其他生物
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
C、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
D、一块棉田中的全部蚜虫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