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分别用含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使噬菌体带上标记 | |
B. | 上清液中发现有少量32P是由于搅拌不充分 | |
C. | 32P标记噬菌体的子代中只有少量带有32P标记 | |
D. | 能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分析 1、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2、上清液和沉淀物中都有放射性的原因分析:
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中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
a.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陡.
b.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也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
②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沉淀物中也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由于搅拌不充分,有少量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使沉淀物中出现少量的放射性.
解答 解:A、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培养基上独立生存,因此不能用含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A错误;
B、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并随着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若上清液中发现有少量32P,原因可能是培养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还没有来得及侵染细菌)或培养时间过长(部分子代噬菌体释放处理),B错误;
C、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并作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体的合成,而合成子代噬菌体所需的原料都来自细菌,但由于DNA分子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因此32P标记噬菌体的子代中只有少量带有32P标记,C正确;
D、该实验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高一下开学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以下各自对应的层次是( )
(1)草原中的一只野兔(2)草原中的所有生物(3)草原中的所有蒲公英(4)草原(5)草原野兔的肺.
A.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器官
B.个体、群落、种群、生态系统、器官
C.细胞、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组织
D.细胞、群落、种群、生态系统、组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全部正确 | B. | 两项正确 | C. | 四项正确 | D. | 全都不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人的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和DNA分子数分别为23条和46个 | |
B. | 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和卵细胞可以随机结合形成受精卵,此过程不能体现基因重组 | |
C. | 人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间期后,若染色体上的1个DNA分子发生片段缺失,则该细胞会产生2个异常精子 | |
D. | 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重组只能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色素提取的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 |
B. | 在收获季节,水稻叶片中色素含量是(甲+乙)<(丙+丁) | |
C. | 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乙的溶解度最大 | |
D. | 四种色素中,丙和丁主要吸收红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2n | B. | 4 | C. | 2 | D. | n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省宣城市高二上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该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 )
A.种群数量稳定
B.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C.种群数量最大
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