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自由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 | |
B. | 用于留种的晒干种子中不含自由水 | |
C. | 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为自由水 | |
D. | 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大小和新陈代谢的强弱无关系 |
分析 1、水的存在形式及生理功能:
形式 | 自由水 | 结合水 |
定义 | 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 | 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 |
含量 | 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95% | 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4.5% |
功能 | ①细胞内良好的溶剂 ②参与生化反应 ③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 ④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 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
联系 | 自由水和结合水能够随新陈代谢的进行而相互转化 |
解答 解:A、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A错误;
B、用于留种的晒干种子中自由水减少,但不是不含自由水,B错误;
C、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为自由水,C正确;
D、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大小和新陈代谢的强弱有关系,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大,新陈代谢越旺盛,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要求考生识记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以及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功能,掌握水含量与新陈代谢之间的关系,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可以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 | |
B. | 目的基因必须插在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且位于标记基因中 | |
C. | 启动子实际上是DNA聚合酶的识别和结合的位点 | |
D. | 终止子中含有终止密码,翻译到此处时即停止翻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子代噬菌体的DNA控制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合成 | |
B. | 合成子代噬菌体DNA的原料来自大肠杆菌,子代噬菌体DNA都不含32P | |
C. | 合成子代噬菌体外壳的原料来自大肠杆菌,子代噬菌体外壳都含35S | |
D. | 大肠杆菌的DNA中嘌呤碱基之和与嘧啶碱基之和的比值与噬菌体的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人的成熟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所以吸收葡萄糖的能量由细胞质基质提供 | |
B. | 细胞内催化合成胆固醇的酶附着于内质网上 | |
C. | 所有生物都有核糖体这种细胞器 | |
D. | 细胞内的溶酶体不可能消化细胞自身结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六中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干种子内结合水的相对含量较低,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
B.旱生植物比水生植物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其原因之一是结合水的相对含量较高
C.镁离子是叶绿素的重要成分,缺镁会造成叶片发黄
D.生理盐水能维持人体渗透压的平衡,防止细胞过度吸水而涨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大学附中高三上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都不正确的一组是( )
①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产生ATP
②植物细胞产生的ATP,均可用于一切生命活动
③ATP中的能量可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④ATP和RNA具有相同的五碳糖
⑤在有氧和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
⑥ATP分子中的两个高能磷酸键稳定性不同
⑦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表示相同物质
⑧ATP与绝大多数酶的组成元素不存在差异.
A.①②⑦⑧ B.①②③④ C.⑤⑥⑦⑧ D.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高三上第三次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真核细胞某生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链和b链的方向相反,a链与c链的碱基序列相同
B.酶1可使磷酸二酯键断裂,酶2可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C.该图表示DNA半保留复制过程,遗传信息传递方向是DNA→DNA
D.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该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高三上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U形管中装有两种不同的溶液R和S(溶质R和S均不能通过半透膜),并为一半透性膜(X)隔开.与S相比,R溶液浓度较低.图中阴影的深浅即代表浓度高低.当U形管内达到平衡时,溶液表面与浓度的关系是( )
A.右侧较高,两溶液浓度相等 B.右侧较高,且右侧浓度较高
C.左侧较高,且右侧浓度较低 D.两侧高度相等,浓度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