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5.黄曲霉毒素是主要由黄曲霉菌产生的可致癌毒素,其生物合成受多个基因控制,也受温度、pH等因素影响.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环境因子影响生物体的表现型
B.能产生毒素的菌株其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C.黄曲霉毒素致癌是表现型
D.黄曲霉菌产生黄曲霉毒素是表现型

分析 本题以黄曲霉菌产生黄曲霉毒素为材料,主要考查对表现型、基因型概念的理解及它们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表现型的含义以及表现型与基因型、环境间的关系.它们的关系如下:表现型=基因型+环境因子.

解答 解:A、生物的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A正确;
B、基因型指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由于黄曲霉菌产生黄曲霉毒素这一性状受“受多个基因控制”,且表现型还受环境的影响,所以能产生毒素的个体,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显性纯合子和杂合子,B正确;
C、黄曲霉毒素致癌不是黄曲霉菌表现出来性质,是黄曲霉素的作用,故不符合表现型的定义,C错误;
D、黄曲霉菌产生黄曲霉素是个体的表现型,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生物的性状与基因、环境之间的关系,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关于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的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内能够合成的氨基酸的结构④约有20种
B.脱水缩合过程中形成的水中的H来自于②和③
C.n个氨基酸形成的多肽链基本骨架含有2n个碳原子
D.结构④中含有的氨基或者羧基都要参与脱水缩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下面是豌豆的杂交实验过程图解,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孟德尔通过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揭示出基因的分离定律.
(2)图中甲品种是杂交实验的母本.人工去雄的时期是花蕾期(花未开放之前),去雄后,为了防止外来花粉对杂交实验的影响,必须要做的另一步操作是套袋.
(3)若甲品种开红花(BB),乙品种开白花(bb),则图示杂交过程获得的种子长成的豌豆植株开的花为红花.
(4)某实验小组,以纯种黄色圆粒(YYRR)豌豆做父本,纯种绿色皱粒(yyrr)豌豆做母本,进行杂交试验,收获的种子中绝大多数是圆滑的,但有一粒是皱缩的.观察该种子子叶的性状表现可判断“皱缩”出现的原因:若该种子子叶的颜色为绿,则是操作①不彻底,引起母本自交造成的.若该种子子叶的颜色为黄色,则是由于副本控制种子形状的一对等位基因中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
(5)现有数粒基因型相同的黄色圆滑(Y_R_)种子,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要鉴定其基因型,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若后代表现型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9:3:3:1,则种子的基因型为YyR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Ⅰ.人们日益关注食品安全.一种保鲜剂-青鲜素,能抑制植物细胞生长与分裂,从而抑制发芽,被用于蔬菜和水果的保鲜,但其残留物会损害人体健康,科研人员以小鼠我实验材料,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对青鲜素毒性进行了检测
培养前,对所取小鼠组织需用胰蛋白酶(胶原蛋白酶)处理,制成细胞悬液;培养时,需向培养液中通入5%的CO2,其目的是调节pH;为提供全面的营养,培养液中常常还需要加入动物血清(或血浆)等一些天然成分
检测青鲜素毒性的实验结果如表:
培养瓶编号123456
青鲜素浓度(mg/L)0103090270810
变异细胞比例00$\frac{1}{1{0}^{6}}$$\frac{1}{1{0}^{6}}$$\frac{2}{1{0}^{6}}$$\frac{8}{1{0}^{6}}$
实验结论:低浓度的青鲜素毒性很小,浓度90mg/L以上毒性增加明显
Ⅱ.为验证某种中药牙膏是否像其广告宣传的一样具有较强的抑菌功效,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符合无菌操作要求),请分析下述实验过程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无菌水漱口,向漱口液中加入适量的该中药牙膏;
②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
③将上述样品接种到培养基上,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培养;
④一段时间后,对培养结果进行观察并进行菌落计数
(1)制备牛肉青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一般步骤是: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培养基在分装前往往要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
(2)本实验样品接种时最好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表面长出菌落,每一个标准菌落来源于样品中的一个活菌
(3)证明所用培养基已经彻底灭菌的方法是:对未接种的培养基进行培养,如无菌落出现,则证明培养基已彻底灭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图1表示在适宜的条件下A、B两种植物的光合速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1)A植物与纵横坐标的交点分别是a、b,若外界温度下降则a点向上(向上、向下)移动,b点表示植物的光合速率等于(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速率.
(2)a点产生ATP的结构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3)从图1可看出,植物B可能更适合在阴暗的环境中生活.当在8klx条件下,A植物的净光合速度等于(大于、等于或小于)B植物最大实际光合速度.
(4)用台灯和植物叶片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时,光照强度可通过改变灯泡功率一定,台灯与装置的距离或台灯与装置的距离一定,灯泡的功率来改变.
图2表示用圆叶片法测量光合速率.从生长状况相同的棉花叶片上剪出大小、部位相同的若干圆叶片,抽取叶片细胞内的气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置于不同浓度的NaHCO3(为光合作用提供CO2)溶液中,给予相同的一定强度光照,测量圆叶片上浮至液面所需时间,其记录结果绘成曲线(如图2),请据此回答.
(5)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
(6)小圆片上浮的原因是叶圆片在二氧化碳缓冲液中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导致浮力增大,叶圆片上浮,且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7)从图2分析,b点比a点细胞内的C5,含量高,而c点以后曲线上行,其原因应该是碳酸氢钠浓度高于叶圆片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从而影响细胞代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有关生态学观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假如捕食者体型比被捕食者小,则生物的能量关系肯定会构成倒金字塔
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向分解者后,仍可能从分解者身体再流向消费者体内
C.对于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
D.与适当放牧的草原生态系统相比,没有放牧的草原的植物间的竞争激烈程度更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洋葱是常用的生物学材料.下列有关实验中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作实验材料,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B.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作为实验材料,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
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作为实验材料,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
D.用洋葱根尖作为实验材料,观察染细胞中色体数的规律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下表中列出了几种限制酶识别程序及其切割位点,图一、图二中箭头表示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


(1)若图二中目的基因D是人的α-抗胰蛋白酶的基因,现在要培养乳汁中含α-抗胰蛋白酶的羊,科学家要将该基因注射到羊的受精卵中,则发育成的羊能分泌含α-抗胰蛋白酶的乳汁.
(2)限制酶SmaⅠ和限制酶XmaⅠ作用的不同点是切割位点不同.
(3)图二中的目的基因D需要同时使用限制酶MseⅠ和限制酶PstⅠ才能获取,而图一所示的质粒无相应的限制酶切位点.所以在用该质粒和目的基因构建重组质粒时,需要对质粒进行改造,构建新的限制酶切位点.试写出构建需要的限制酶切位点的过程(提供构建需要的所有条件):
①首先用EcoRⅠ酶处理质粒;
②然后用DNA聚合酶处理质粒,使被切开的质量末端链接上相应的脱氧核苷酸
③再运用DNA连接酶处理质粒,形成新的限制酶切位点,即可被限制酶MseⅠ识别.
(4)基因工程中的筛选是一个重要的步骤.如图表示运用影印培养法(使在一系列培养皿的相同位置上能出现相同菌落的一种培养方法)检测基因表达载体是否导入大肠杆菌.培养基除了含有细菌生长繁殖必需的成分外,培养基A和培养基B分别还含有四环素、青霉素.从检测筛选的结果分析,含有目的基因的是4和6菌落中的细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科学家在研究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周期时,分别用放射性同位素15N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15N-TdR)、32P标记尿嘧啶核糖核苷酸(32P-UdR),把两种核苷酸被细胞利用的速率绘成曲线如图一所示.已知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周期为20h.培养20h后,根据细胞中的DNA相对含量不同,将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图二所示.下列对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图一中处于ac段的细胞属于图二中甲组细胞,此时RNA聚合酶活性高
B.图二中乙组细胞处于图一中ce段,此阶段细胞最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C.图二丙组中只有部分细胞的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
D.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周期中,分裂期时间不超过6 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