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如图为人体某个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⑤与⑥的基因相同,而细胞内的mRNA不完全相同
B、细胞的衰老和死亡一定会导致人体的衰老和死亡
C、⑤内细胞核中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
D、与①相比,②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增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增强
考点:细胞的分化,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专题:
分析:1、据图分析:a表示细胞生长,b表示细胞分裂,c表示细胞分化.
2、细胞分化是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人体是多细胞个体,细胞衰老和死亡与人体衰老和死亡不同步,而个体衰老的过程就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4、细胞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细胞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则物质运输速率越慢.
解答: 解:A、⑤与⑥细胞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而来的,它们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相同,所以含有的基因相同,而⑤与⑥细胞已经发生分化,即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细胞中的mRNA不完全相同,故A正确.
B、人体是多细胞生物,不会因部分细胞的衰老与死亡而引起人体的衰老与死亡,故B错误.
C、DNA分子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⑤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进行分裂,因此无DNA分子的复制,因此细胞核中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DNA→RNA→蛋白质,故C错误.
D、细胞体积越大,表面积/体积比值(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也越低,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细胞生长、分裂、分化和衰老及癌变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以及分析图示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试管婴儿”技术属于(  )
A、克隆技术B、组织培养
C、胚胎工程D、基因工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判定植物组织样液中是否含有脂肪、酵母菌是否进行酒精发酵、用花椰菜做实验材料是否提取到DNA、蛋白质是否被充分水解成氨基酸,可选用的试剂依次是(  )
①苏丹III染液②Ca(OH)2溶液③酸性重铬酸钾溶液④双缩脉试剂⑤二苯胺试剂.
A、①③⑤④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D、①③⑤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以下是对生物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显微镜观察小麦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可根据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确定细胞有丝分裂的时期
B、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发现物质运输效率与细胞大小呈正相关
C、在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PH是自变量,温度属于无关变量
D、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表明,叶绿素a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科研小组在研究植物顶端优势现象时,将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为①②③三组,分别进行如下处理:①摘除顶芽;②保留顶芽,用2mg/L的细胞分裂素处理侧芽;③保留顶芽.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根据曲线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A、细胞分裂素只作用于侧芽
B、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作用相同
C、细胞分裂素能抑制侧芽的生长
D、细胞分裂素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顶端优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各项生理活动都离不开高尔基体的是(  )
A、葡萄糖的氧化分解、激素的分泌
B、植物细胞壁的形成、动物分泌物的形成
C、DNA的复制、糖类等有机物的合成
D、胃蛋白酶的合成、核糖体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将SP8噬菌体的双链DNA温和加热,两条链分离(即DNA变性),用密度梯度离心分离两条链.见图.用SP8噬菌体感染枯草杆菌细胞后提取RNA(图中c),分别与分离的SP8噬菌体DNA单链混合. SP8噬菌体的DNA分子由两条碱基组成很不平均的链构成.示意如下:
 CGCTATAGCGTTT  a 
 GCGATATCGCAAA  b
(1)SP8噬菌体双链DNA中嘌呤与嘧啶量的关系可用简式表示为
 
,其中a链的嘌呤与嘧啶量的关系可用文字表示为
 

(2)构成a、b链的核苷酸由
 
键连接,a链与b链之间由
 
键连接.
(3)图中显示的实验结果是
 

(4)由实验可知,
 
链为“重链”,“重链”的碱基组成特点是
 
 
链为模板链.
(5)为什么要用SP8噬菌体感染枯草杆菌细胞后提取RNA分子?
 

葡萄糖→磷酸核糖胺
酶1
肌苷酸
酶2
琥珀酸腺苷酸
酶3
腺嘌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材料一:美国耶鲁大学的生物学家称,他们正在从事将病毒引诱到能导致其死亡的栖息地或生活环境方面的试验研究.他们期望将病毒群引诱到人体陷阱细胞中,以防止病毒发生增殖,该方法将给人们战胜很多疾病(如AIDS)带来希望.
HIV通过细胞表面的CD4识别T细胞(如图1甲),如果给AIDS患者注射大量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如图1乙),也会被HIV所识别入侵.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完成复制增殖,最后随红细胞的死亡而被清除,该方法目前已经在小鼠体内获得阶段性成果.
(1)图1丙简单表示HIV的化学组成,其中小分子a 到大分子A 的过程发生在
 

细胞的
 
上.人如果得了艾滋病,导致人死亡的直接原是
 

(2)人类成熟的红细胞之所以能成为“细胞陷阱”,从结构角度看原因是其不具备
 
和核糖体等结构,无法提供HIV增殖的条件.
(3)CD4是HIV识别T细胞的重要特征物质,该物质最可能的成分是
 

(4)图1丙中小分子b到大分子B过程中所需要的酶是
 

(5)如果HIV中决定某一性状的一段RNA中含碱基A19%、C26%、G32%,则通过逆转录过程形成的双链DNA含碱基A的比例为
 

(6)目前有人认为可以通过检测血清中是否存在HIV的抗体来判断人是否已经感染了HIV,你是否认可?
 
(是或否),并说明理由
 

材料二:脑水肿常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进行脱水治疗,其副作用是停药后会出现反弹.促皮质激素(ACTH)的治疗效果远远高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1)脑水肿的形成原因主要是: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一些蛋白质进入脑组织液中,导致其渗透压
 
,进而引起脑组织液总量增加.
(2)为了研究ACTH的治疗效果,有关医疗专家作了临床实验,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表.
编号 使用药物 治疗时间 治疗前水肿指数 治疗后水肿指数 停药两周后水肿指数
甲组 ACTH(79例) 3个月 4.1-9.6 1.1-2.9 1.1-2.9
乙组 地塞米松(79例) 3个月 5.1-7.1 3.3-4.9 5.1-9.8
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30.(16分)孔雀石绿(C23H25N2Cl)常用作纺织业的染料,也可用作水产养殖业的杀菌驱虫剂.但它具有高毒性、高残留的危害,因此对孔雀石绿废水的处理已成为环境科学领域关注的热点.科研人员从某化工厂污水池中分离获得了能降解孔雀石绿的细菌菌株A.主要步骤如图2所示.
请分析并回答:
(1)从①到③的培养过程中培养液应加入
 
作为唯一碳源,此过程的目的是
 
 

(2)使用
 
法可以在④上获得单个菌落.试验中使用的培养基可以用
 
 灭菌法进行灭菌.
(3)从某化工厂污水池中分离获得了能降解孔雀石绿的细菌菌株A,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这是
 
 的结果.菌株A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
 

(4)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了不同金属离子对菌株A降解孔雀石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3.
由上述结果可以看出,与不加金属离子的对照组相比,多数金属离子对菌株A降解孔雀石绿有
 
作用,唯有Pb2+的作用相反.若要排除Pb2+本身对孔雀石绿有降解作用,则应设置
 
的培养基样本作为对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是新鲜绿叶的四种叶绿体色素在滤纸上层析分离情况,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叶绿素a,乙为叶绿素b
B、丙和丁主要吸收红光
C、色素带浸入层析液中而分离为甲、乙、丙、丁四种色素
D、深秋落叶中色素含量(甲+乙)<(丙+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