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0.如图是“无废气物农业”农业生态工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与信息的传递无关
B.该生态系统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C.该生态工程的建设主要遵循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该生态工程具有少消耗、多效益等特点

分析 1、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和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建立该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2、根据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规律,要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具体措施:a.尽量缩短食物链;b.充分利用生产者;c.充分利用分解者,如利用秸秆培育食用菌、利用植物残体生产沼气等.

解答 解:A、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离不开信息传递,A错误;
B、该生态系统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了能量利用率,B正确;
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的理论基础是物质循环,如无废弃物农业,该生态农业利用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整体性原理等,C正确;
D、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与传统工程相比较,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高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功能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运用生态学原理来解释、解决生物学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突破口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以及两者间的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海南省东方市八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 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

② 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

③ 如果不考虑迁入和迁出等其它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④ 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种雌雄同株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与a、B与b)控制,叶片宽度由等位基因(C与c)控制,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已知花色有三种表现型,紫花(AB)、粉花(Abb)和白花(aaB或aabb).下表是某校的同学们所做的杂交试验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亲本组F1的表现型及比例
紫花宽叶粉花宽叶白花宽叶紫花窄叶粉花窄叶白花窄叶
紫花宽叶×紫花窄叶$\frac{9}{32}$$\frac{3}{32}$$\frac{4}{32}$$\frac{9}{32}$$\frac{3}{32}$$\frac{4}{32}$
紫花宽叶×白花宽叶$\frac{9}{16}$$\frac{3}{16}$0$\frac{3}{16}$$\frac{1}{16}$0
粉花宽叶×粉花窄叶0$\frac{3}{8}$$\frac{1}{8}$0$\frac{3}{8}$$\frac{1}{8}$
(1)根据上表中乙组杂交组合,可判断叶片宽度这一性状中的窄叶是隐性性状.
(2)写出杂交组合甲的亲本基因型为AaBbCc×AaBbcc
(3)若只考虑花色的遗传,让乙组产生全部紫花植株自花传粉,其子代植株的基因型共有9种,在其产生的子代数量相等且足够多的情况下,其子代中粉花植株占的比例为$\frac{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关于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B.人和高等动物体内的激素都是蛋白质
C.兴奋在反射弧的神经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D.人体失水过多或摄取的盐过多,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制作脱氧核苷酸模型时,各件之间需要连接,图中连接正确的是(  )
代表五碳糖  代表磷酸   代表含氮碱基.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是生命的核心元素,在人体活细胞中的含量仅次于O
B.植物缺Fe叶片会变黄,因此Fe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
C.合成ATP、RNA、性激素等物质时,都需要磷酸盐作原料
D.Mn、Zn、Mg等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都属于微量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对真核细胞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细胞膜的糖类都是与膜蛋白结合形成糖被
B.受精作用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C.ATP可为O2分子进入细胞提供能量
D.所有的膜蛋白质都是可以运动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图1为神经细胞结构模式图.图2所示为拉尔夫•斯坦曼(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发现的树突状细胞(DC),这种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卫兵”,能激活T细胞,并让白细胞识别、记忆并攻击入侵的病原体.图3表示树突状细胞摄取、处理及呈递抗原的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反射弧中,与感受器相连的是神经细胞的树突(填“树突”或“轴突”),与轴突相连的是另一个神经细胞的细胞体或树突.
(2)神经细胞和树突状细胞都存在大量的突起.从细胞水平上分析,突起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突起的存在增大了细胞膜的表面积,有利于神经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实现.
(3)神经细胞既具有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的作用,又具有分泌作用.如神经细胞通过分泌神经递质实现神经细胞之间兴奋的传递;下丘脑的部分神经细胞能够通过分泌抗利尿激素调节水盐平衡.人在吃食物时会刺激口腔味觉感受器,导致Na+(填离子)内流,引发动作电位,并通过传入神经传至唾液分泌中枢引起唾液分泌,这是非条件反射反射.
(4)树突状细胞属于免疫细胞,树突状细胞能摄取、处理及呈递抗原,并激活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人体内与图3中的树突状细胞具有相似作用的细胞还有吞噬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基因型为AaBbDd个体自交,假定这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不考虑互换和突变,则下列有关其子代叙述正确的是(  )
A.3对等位基因都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frac{1}{4}$
B.1对等位基因杂合、2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frac{3}{8}$
C.2对等位基因杂合、1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frac{5}{8}$
D.3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与3对等位基因杂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