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状 | 野生/突变性状 | 相关基因 | 基因所在染色体 |
种子形状 | 圆粒/皱粒 | R/r | Ⅴ |
茎节长度 | 高茎/矮茎 | L/l | Ⅲ |
花的颜色 | 红花/白花 | A/a | Ⅱ |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豌豆种子形状、茎节长度和花的颜色的相关基因分别位于Ⅴ、Ⅲ、Ⅱ染色体上,说明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1)通过控制酶的结构来控制代谢这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2)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来直接影响性状.
解答 解:(1)由于R基因能通过控制淀粉分支酶促进葡萄糖、蔗糖等合成淀粉,种子形状为圆粒,因此新鲜的皱粒豌豆中葡萄糖、蔗糖含量较多,口感更甜.本实例中,R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性状.
(2)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根据隐性突变基因1三种类型的表达产物与L基因的表达产物区别,可判断11、12、13基因在突变过程中均发生过碱基对的替换.其中,l2:第229位,丙氨酸→苏氨酸;缺少第376位以后的氨基酸,所以12可能突变自上述基因中的l1.12第376位以后无氨基酸,最可能的原因是基因突变导致mRNA上出现了终止密码子.
(3)由于野生型豌豆与矮茎、白花、皱粒豌豆杂交,共含3对相对性状,所以子二代中表现型共有2×2×2=8种,其中杂合植株占$\frac{1}{2}$×$\frac{1}{2}$×$\frac{1}{2}$=$\frac{1}{8}$.若去除子二代的矮茎植株,子二代中L的基因频率为$\frac{2}{3}$.
(4)赤霉素具有促进节间伸长的作用,豌豆植株矮化的原因可能是由于1基因不能控制合成赤霉素造成的,相关实验设计如下:
①剪取等量高茎和矮茎豌豆植株的茎节,提取并测量茎节中赤霉素的含量.若矮茎豌豆茎节中不含赤霉素或赤霉素含量低,说明上述推测合理.
②单独种植矮茎豌豆,幼苗期一半(甲)定期喷洒适量的赤霉素,一半(乙)不做处理.成株后测量平均株高.若甲的平均株高大于乙的平均株高,说明上述推测合理.
故答案为:
(1)皱粒豌豆 代谢
(2)替换 l1 终止密码子
(3)8 $\frac{1}{8}$ $\frac{2}{3}$
(4)不含赤霉素或赤霉素含量低 甲的平均株高大于乙的平均株高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突变、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图表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细胞学说,认为所有生物都由细胞组成 | |
B. | 罗伯特森在光学显微镜下清晰看到细胞膜由磷脂-蛋白质-磷脂三层结构构成 | |
C. | 科学家从人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面积与红细胞表面积相同 | |
D. | 鲁宾和卡门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于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遗传病有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
B. | 这种遗传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 |
C. | 母亲肯定是纯合子,子女是杂合子 | |
D. | 子女的致病基因有可能来自父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酪氨酸(UAC) | B. | 谷氨酸(GAG) | C. | 精氨酸(CGA) | D. | 丙氨酸(GCU)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AV-16侵入人体后,刺激活化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分泌抗体 | |
B. | 人体内的巨噬细胞吞噬入侵的CAV-16的过程属于胞吞作用 | |
C. | 人体内的一个巨噬细胞膜上只有一种抗原相应的受体 | |
D. | 患儿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记忆细胞会迅速直接产生抗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高二上第二次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唐山校级二模)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
B.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C.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
D.种群密度预示着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宜春市高三上第四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秋•月湖区校级月考)利用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尝试多种育种方式,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⑥通常利用适宜浓度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种子或幼苗
B.过程①②③和过程①⑤⑥所示育种方式的原理都有基因重组
C.γ射线使a基因发生了定向突变
D.个体AAbbC的产生意味着产生了新的物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