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因此能量沿着食物链可循环利用
B. 持续高温干旱能使农田生态系统固定的能量增加
C. 正反馈调节能使生态系统保持平衡和稳态,而负反馈调节使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状态
D.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的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四川省雅安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模型,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若b为垂体,在寒冷条件刺激下,腺体c分泌的_________激素将增加。该过程属于_________调节(填“神经调节”或“体液调节”或“神经-体液调节”)。
(2)若b为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在炎热环境中,c所代表的皮肤将出现______________。该过程属于_______调节。
(3)若b为胰岛,当人体血糖浓度偏高时,激素③将通过促进组织细胞________,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所示的免疫过程属于( )
① 体液免疫 ②细胞免疫 ③特异性免疫 ④非特异性免疫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某同学探究淀粉酶和和蔗糖酶对淀粉作用的实验设计及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试管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2 mL 3%淀粉溶液 | + | + | + | + | + | + |
1 mL 2%蔗糖酶溶液 | - | - | - | + | + | + |
1 mL 2%淀粉酶溶液 | + | + | + | - | - | - |
反应温度(℃) | 40 | 60 | 80 | 40 | 60 | 80 |
2 mL本尼迪特试剂 | + | + | + | + | + | + |
红黄色深浅* | +++ | ++ | + | - | -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此行“+”的多少表示颜色的深浅)
A. 淀粉被蔗糖酶水解成非还原糖是④⑤⑥试管不产生颜色变化的原因
B. 本尼迪特试剂使用需要加热,会影响实验的结果的准确性
C. 40 ℃为淀粉酶的最适温度
D. 该实验可说明淀粉酶对淀粉的水解、蔗糖酶对蔗糖的水解具有专一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甘肃省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理科综合试卷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校实验小组对某种品牌的酸奶中乳酸菌的数量进行了测定。取6支灭菌的试管,分别加入9mL灭菌的生理盐水,标号为B1、B2、B3、B4、B5、B6;吸取1mL酸奶样液加入试管B1中,混合均匀;然后另取一支吸管从B1中吸取1mL溶液,加入B2中,依次类推,最后从试管B6中取0.1mL样液进行涂布计数,涂布三个平板,其菌落数分别为251、265、276个。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乳酸菌除了必要的________________外,还需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
(2)制备乳酸菌的培养基过程中,对培养皿灭菌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待平板冷凝后,要将平板倒置,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小组对乳酸菌接种所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根据酸奶样品的稀释倍数和接种稀释液的体积,统计平板上的________;根据三个平板中菌落数,可推测原酸奶中乳酸菌的浓度为________个/mL,该方法测定的乳酸菌的含量和实际值相比,一般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4)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该实验对照组的设置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甘肃省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理科综合试卷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一个分子的ATP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和三个磷酸基团
B. 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不是同一物质
C. 酵母菌在线粒体内合成ATP,在细胞质基质中消耗ATP
D. 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省郑州市八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 血糖含量低于正常
C. 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D. 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加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省郑州市八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某人的体温变化曲线,导致ab段和be段体温变化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A. 发热和寒颤 B. 提高环境温度和寒颤
C. 寒颤和出汗减少 D. 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甘肃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
B.效应T淋巴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
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
D.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