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别 | 材料 | 实验条件 | 观察内容 |
A | 浸泡过的花生种子 | 清水、苏丹Ⅲ染液、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 | 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
B |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 X染液 | 线粒体 |
C | 菠菜叶 | 清水 | 叶绿体 |
D |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 | Y染色剂 | 观察DNA、RNA |
分析 1、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原理是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其中甲基绿能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能将RNA染成红色.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进行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该实验的操作步骤是:取口腔上皮细胞→制作装片→用盐酸水解→冲洗装片→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进行染色→观察.
2、脂肪需要使用苏丹Ⅲ(苏丹Ⅳ)染色,使用50%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
解答 解:(1)A组实验使用苏丹Ⅲ对花生进行染色,目的是检测脂肪的存在,其中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苏丹III能使脂肪呈现橘黄色.
(2)B组实验是来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需要使用健那绿进行染色,健那绿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细胞质接近无色.
(3)C组实验观察叶绿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倒像,若通过显微镜观察到有一叶绿体位于细胞的右上方,则实际叶绿体位于细胞的左下方.
(4)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所以细胞核被染成绿色;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所以细胞质被染成红色.
故答案为:
(1)检测花生种子含有脂肪 洗去浮色 橘黄
(2)健那绿染液 蓝绿 接近无色
(3)左下方 光合作用
(4)吡罗红甲基绿 绿 红
点评 本题考查检测检测脂肪的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试验,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试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单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就是个体的衰老,单细胞生物功能上的差异由基因引起 | |
B. | 细胞的分裂能力是由基因决定并受环境影响 | |
C. | 细胞的程序性死亡的不足引起癌变 | |
D. | 多细胞生物细胞功能的差异只是由于细胞分化引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膜中磷脂含量越高,功能越复杂 | |
B. | 细胞膜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 |
C. | 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 |
D. | 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主要为磷脂和蛋白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ab段,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减小 | |
B. | 在bc段,单独增加光照或温度或NaHCO3溶液浓度,都可以缩短叶圆片上浮的时间 | |
C. | 在c点以后,因NaHCO3溶液浓度过高,使叶肉细胞失水而导致代谢水平下降 | |
D. | 因配制的NaHCO3溶液中不含氧气,所以整个实验过程中叶圆片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甲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 |
B. | Ⅱ-3的致病基因均来自于Ⅰ-2 | |
C. | Ⅱ-2有一种基因型,Ⅲ-8基因型有四种可能 | |
D. | 若Ⅲ-4与Ⅲ-5结婚,生育一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frac{5}{1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遗传咨询的第一步就是分析确定遗传病的传递方式 | |
B. | 产前诊断能有效地检测胎儿是否患有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 | |
C. | 血友病妇女与正常男性婚配,生育后代时适宜选择女孩 | |
D. | 21三体综合征预防的主要措施是适龄生育和产前染色体分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海南海口湖南师大附中海口高一下期中生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鸡的性别决定为ZW型性别决定,芦花鸡羽毛有黑白相间的横纹,这是由于位于Z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B决定的,隐性基因b纯合时鸡的毛色表现为非芦花,羽毛上没有横纹。生产上为了多得鸡蛋,使子代在早期雏鸡时候可根据鸡的羽毛特征将雄鸡和雌鸡区分开,丢弃雄鸡,以达到多养母鸡的目的,以下亲本组合可以达到以上目的的是( )
A.芦花雌鸡×芦花雄鸡
B.非芦花雌鸡×芦花雄鸡
C.非芦花雌鸡×非芦花雄鸡
D.芦花雌鸡×非芦花雄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海南海口湖南师大附中海口高二下期中生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长时间不住人的老屋充满灰尘,某人进人后立即出现了打喷嚏、全身痛痒等症状,离开老屋后不久症状消失,以下对该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机体B细胞首次接触到尘土中过敏原后,进行一系列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并产生抗体
B.该症状是一种过敏反应,一般对机体组织不会造成损伤
C.过敏反应虽然反应强烈,但绝不会引起个体死亡
D.要避免该症状再次出现,应避免再次接触同类过敏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