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该种动物的睾丸中,可同时发生甲乙和甲丙的分裂过程 | |
B. | 在甲细胞产生丙细胞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 | |
C. | 甲乙丙细胞内都含有2个染色体组,3对同源染色体 | |
D. | 丙细胞分裂完成后,产生的生殖细胞的基因型是ABD |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乙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因此甲→乙表示有丝分裂;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此甲→丙表示减数分裂.
解答 解:A、由于丙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为次级卵母细胞,所以在该种动物的卵巢中,可同时发生甲→乙和甲→丙的分裂过程,A错误;
B、由于甲细胞内含AA基因,所以在甲细胞产生丙细胞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即A基因突变为a,B正确;
C、甲、乙、丙三个细胞中均含有2个染色体组,甲乙细胞内含有3对同源染色体,但丙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C错误;
D、丙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次级卵母细胞),分裂后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观察丙中染色体的颜色可知卵细胞基因型是aBXD,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细胞分裂图象的识别,要求学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特点,能正确区分两者,准确辨别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细胞分裂图象辨别的重要依据是同源染色体,要求学生能正确识别同源染色体,判断同源染色体的有无,若有同源染色体,还需判断同源染色体有无特殊行为.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山西临汾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实验检验→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摩尔根利用该方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下列对摩尔根的研究过程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摩尔根在果蝇杂交实验基础上提出了研究问题
B.摩尔根通过对果蝇的研究发现了性染色体的遗传规律
C.摩尔根为了验证所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测交等实验
D.摩尔根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控制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山西省大同市高二上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校“生物第二课堂活动小组”组织一次采集昆虫成虫标本的活动,他们白天捕获的数目为120只,夜晚捕获的数目为220只,他们捕获的蛾类成虫约有
A.120只 B.340只 C.220只 D.280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山西省大同市高二上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扦插时,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这主要是因为芽和幼叶能
A.迅速生长 B.进行光合作用
C.产生生长素 D.储存较多的有机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红色:粉色:白色=4:4:1 | B. | 粉红色:红色=3:3:1 | ||
C. | 红色:白色=1:2:1 | D. | 红色:粉红色:白色=1:4: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光能→ATP→葡萄糖 | B. | 光能→电能→ATP→葡萄糖 | ||
C. | 光能→电能→ATP→有机物 | D. | 光能→有机物→ATP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为了防止污染,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后应立即快速挑取菌落 | |
B. | 平板划线操作中第二次及其后的划线应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 | |
C. | 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应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的唯一氮源 | |
D. | 在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上,能产生透明圈的为纤维素分解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