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表示某一个遗传病的系谱,该系谱表明的是
[ ]
A.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 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D.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届四川省南充高中高三第七次月考生物卷 题型:综合题
Ⅰ、分析有关遗传病的资料,回答问题。
图1为某家族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分别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及性染色体上的基因B/b控制。
⑴Ⅲ-14的X染色体来自于第Ⅰ代中的 。
⑵甲病的遗传类型为 。
⑶若Ⅲ-14与一个和图2中Ⅲ-15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女子结婚,他们的后代患甲病的概率是 。
⑷假定Ⅲ-11与Ⅲ-15结婚,若a卵与e精子受精,发育出的Ⅳ-16患两种病,其基因型是 。若a卵与b精子受精,则发育出Ⅳ-17的基因型是 ,表现型是 。若Ⅳ-17与一个双亲正常,但兄弟姐妹中有甲病患者的正常人结婚,其后代不患病的概率是 。
⑸采取 措施,可估计遗传病的再发风险率并提出预防措施。
Ⅱ.水华可因蓝藻爆发所致。科研人员尝试利用某种细菌限制蓝藻数量,相关实验的示意图如下。图中?——⑥表示实验步骤.
请回答:
⑴蓝藻的新陈代谢类型通常是 。
⑵引发水华的蓝藻可产生蓝藻毒素,蓝藻毒素 (是、不是)蓝藻生长、繁殖所必需的物质。蓝藻毒素对人是一种致癌因子,可使人体细胞原癌基因 ,导致正常细胞发生癌变。
⑶图中②、⑤通常使用的是①、④中已培养至 期的蓝藻和溶藻细菌。
⑷图中⑤实验组在每个培养皿中,如果做三个重复实验,可采取的做法是:在每个培养皿中,选择三个不同位置,各滴加等量菌液,为完善实验方案,应增设对照组,可采取的做法是 :
⑸蓝藻通常呈蓝绿色。观察实验结果,发现培养皿中出现褪色空斑,说明蓝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湖北省名校联盟高二期末测试理综生物试题 题型:综合题
I. (14分)人类有一种遗传病,与该病发生有关的代谢途径如图所示。其中原料I和原料II广泛存在于食物中,产物M是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的,缺乏时将导致人体患病。已知基因A、a位于第12号染色体上,B、b只位于X染色体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届江苏省高三考前辅导(生物) 题型:综合题
下图1表示各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图2表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一个家系,其中Ⅰ—4为纯合子。请据图回答:
(1)图1中多基因遗传病的显著特点是 。
(2)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发病风险在出生后明显低于胎儿期,这是因为 。
(3)在调查人群中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常选取图1中的 病进行调查。在调查时需要保证① 。② 。
(4)若图2所示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9%,则Ⅱ—8与一表现型正常男性结婚后生下患病男孩的几率是 。怀孕后为避免生下有此遗传病的小孩,科学合理的优生措施是 。
(5)若Ⅱ—6和Ⅱ—7已不能提取相应的遗传物质,则要判断Ⅲ—9与该家庭的关系,可比较Ⅲ—9与 的线粒体DNA序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湖北省名校联盟高二期末测试理综生物试题 题型:综合题
I. (14分)人类有一种遗传病,与该病发生有关的代谢途径如图所示。其中原料I和原料II广泛存在于食物中,产物M是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的,缺乏时将导致人体患病。已知基因A、a位于第12号染色体上,B、b只位于X染色体上。
(1)基因A和B的表达要经历 两个环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除了图中的方式外,还有一种方式为基因通过控制 从而控制性状。
(2)患病男性产生的精子的基因型为 。
(3)正常男性的基因型共有 (填数字) 种。
(4)如果一个男性(AaXbY)与一个女性(AaXBXb)结婚,生下一女孩正常的概率为 。
(5)一正常男性与一患病女性结婚,如果所生小孩无论男女都不患病,则该男性的基因型为 。
(6)假定基因A共有90个碱基,则其控制合成的肽链中所含有的氨基酸个数最多为
(不考虑终止密码子)。
II. (12分) 下面图甲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其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A-G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图乙表示某生态系统中部分成分间的关系。
(1)在图乙中,蛇为第 营养级。
(2)图乙黄雀与蛇的关系是 。
(3)图甲中的 (填字母)的生态地位相当于图乙中的腐生细菌。
(4)在B→C间碳以 形式进行流动。
(5)假设一种生物有多种食物来源时,由上一营养级各生物平均提供食物,能量传递效率为10%,据乙图当蛇增重1㎏时,需要玉米 ㎏。
(6)玉米地中长了许多杂草后将导致该玉米地的抵抗力稳定性 (选填“上升”/“下降”/“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