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分析作答:如下图所示,在A、B、C、D四支试管内各加入一定的原料,四个试管内都有产物生成,请回答:

(1)A、D两试管内的产物是相同的,你认为A试管模拟的是________过程,D试管模拟的是________过程。

(2)B、C两试管的产物都是________,但B试管模拟的是________过程,C试管内模拟的是________过程。

(3)若B试管内加入的DNA是一段300个碱基对的基因,则B的产物中最多含有________个碱基,有________个密码子。

(4)D试管模拟能够成功,加入的酶比A试管中多了________酶。

答案:
解析:

(1)复制,逆转录;(2)RNA,转录,RNA复制;(3)300,100;(4)逆转录(酶)

(1)复制,逆转录;(2)RNA,转录,RNA复制;(3)300,100;(4)逆转录(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天津市六校2010届高三第三次联考生物)试题 题型:综合题

I(12分)美国科学家Sanger因发明了链终止.DNA测序法而再获诺贝尔奖。通过向DNA复制体系中加入能够终止新链延伸的某种脱氧核苷酸类似物,可以得到各种不同长度的脱氧核苷酸链,再通过电泳呈带(按分子量大小排列),从而读出对应碱基的位置。下图表示测定DNA新链中腺嘌呤位置的操作方法,据图作答:
[来源:学§科§网]
(1)操作的第一步是通过加热破坏             从而使DNA分子的双链打开,在细胞中这是在          酶的作用下完成的。
(2)根据图中的模板链,对应合成的最长新链的碱基序列是(自上而下读出):     
(3)要通过以上操作精确地测出DNA链上每一个碱基的位置,电泳分离结果必须能把
                  区分开来。
(4)为了能够从电泳结果直接读出模板链中鸟嘌呤的位置,进行以上操作时,应加入什么标记物?                 。扩增后将产生几种带标记的新链?              
Ⅱ(112分)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常表现出顶端优势,即顶芽具有优先生长的优势。为了探究同一枝条中是离根基部最远处(直线距离)的芽具有生长优势还是离地面最远处(垂直距离)的芽具有生长优势,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方法步骤:
(1)初春,选择4根长势相似的葡萄一年生枝条,分别标记为甲、乙、丙、丁,每一枝条上留取3个茁壮的芽,从离根最远处依次标记为A、B、C。
(2)弯曲并绑扎固定甲、乙、丙、丁4根枝条,分别使A、B、C三个芽留取在枝条上:
显示出某种“顶端”的含义;其中甲、乙、丁的姿态如下图所示,试在方框内画出丙枝条的姿态并标出A、B、C三个芽的位置。

(3)结果预测及结论:
预测l:甲、乙、丙、丁中均为           芽发育成的新枝最长
结论:离根基部最远处(直线距离)的芽有生长优势。
预测2:甲中的A芽、乙中的C芽、丙中的      芽在枝条中发育成的新枝最长,丁中各芽发育成的新枝一样长。
结论:离地面最远处(垂直距离)的芽有生长优势。
预测3:甲中的A芽、乙中的A和C芽、丙中的A和B芽在各枝条中发育成的新枝都比较长,丁中的A、B、C芽发育成的新枝都一样长。
结论:                                                            
(4)在这个学习小组中,有人根据自己的实验假设预测了在同一时间内各个芽发育成的新枝长度,并根据自己的预测,在电脑上用Excel软件绘制出新枝的生长情况柱状图,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分析可知,此人的预期是:甲、乙、丙枝上发育生长最快的芽依次是      
(填字母),此人的实验假设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2014学年重庆一中高三上期12月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请思考并回答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内容:

I.下图为细胞周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能用图中字母回答的,请用字母作答)

(1)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其中极为关键的准备阶段是________,该阶段细胞中最活跃的两种细胞器为________________。

(2)一个细胞中,具有完全相同的两套染色体的是阶段______(不考虑C途径)。

(3)D过程叫________,胚胎发育中的囊胚阶段已开始了此过程,此时如想做DNA分析性别鉴定,用分割针进行取样的部位应为________。

(4)如用秋水仙素处理分裂细胞,其作用的时期为阶段_______。

II.染色体的断裂片段在有丝分裂时不能进入子细胞核中,而在细胞溶胶中形成圆形结构,称为微核。通过染色可观察到微核,常用含微核的细胞数占观察细胞总数的比例(微核率)来检测有毒物质对细胞的危害程度。某研究小组应用微核检测技术探究不同浓度的氯苯对人类细胞的危害程度。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补充完成实验思路。

材料和用具:人成纤维细胞悬浮液、培养液、0.lmg/L氯苯溶液、染色液、生理盐水、显微镜、细胞培养瓶、二氧化碳培养箱等。(染色和制作装片的具体方法不作要求)

(1)实验步骤:

①根据(3)小题中的实验结果图,应配制_____________氯苯溶液,分别取等量加入到细胞培养瓶中;另取一个培养瓶处理为                     ,作为对照,并分别编号。

②向各培养瓶中加入                 和人的成纤维细胞悬浮液,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

③取各培养瓶中培养液,染色后分别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并统计出     

(2)检测微核时可用             溶液作染色剂。

(3)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4)实验结论:随氯苯化合物浓度的增大,微核率逐渐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北衡水中学高三上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Ⅰ.下图1和图2是人体免疫调节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               。(用字母作答)

(2)使细胞C增殖分化有两种信号刺激,一种信号是                            ,另一种信号是                               

(3)在抗原、淋巴因子、溶菌酶和编码抗体的基因这四种物质中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      

Ⅱ.糖尿病的形成有多种原因,如下图所示①、②、③表示由三种机体免疫异常引起的糖尿病。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某类细胞是指_____细胞,其产生的抗体Y1与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__________的敏感度降低,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

(2)②所示的患病机理是___    __,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浓度升高。

(3)抗体Y3与_____结合,使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4)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上述三种糖尿病都属于___     __ 病。其中,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的是_____。有一种青少年型(II型)糖尿病,经检查发现,患者血液中胰岛素含量正常,但患者仍表现出尿糖症状,该病的病因最可能类似于图示中的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届黑龙江省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下图甲为植物体内与能量代谢有关的生理过程图解,图乙表示在不同条件下,绿色植物光合速率的变化曲线,请据图作答:

⑴甲图中以鲜菠菜绿叶片为原料提取①时,使用的溶剂一般是____,我们使用___ 法将其进行分离。

⑵甲图中光能转变成化学能时,能量首先储存到[ ]___中,最终储存到[ ]__中。

⑶使④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生理过程是  

⑷写出形成②的反应式    

(5) 请写出②的分子结构简式____。

(6)图乙中A与B比较,A的光合速率快,是受   影响的结果,因为它通过   来促进光合作用。

(7)比较图乙中①、②、③三条曲线,可见在O~C段光合速率基本相同,其原因是  

(8)过去人们以为作物播种密度越大,产量越高。在保证营养需要的情况下,有人对小麦的产量与播种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

根据①上图分析,当播种密度过大时小麦产量将__________。

②从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因素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