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2.在活细胞中,如图中循环过程永不停止地进行着.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TP作为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其分子结构简式为A‐P~P~P.
(2)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与①相应的生理活动是在细胞内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中进行.
(3)A1和A2在该循环中起的作用不相同(相同/不相同),其中A2催化的反应一般与吸能(放能/吸能)反应相联系.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ATP的有关知识.
ATP又叫三磷酸腺苷,简称为ATP,其结构式是:A-P~P~P.A-表示腺苷、T-表示三个、P-表示磷酸基团.“~”表示高能磷酸键.ATP是一种含有高能磷酸键的有机化合物,它的大量化学能就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ATP水解释放能量断裂的是末端的那个高能磷酸键.ATP是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但本身在体内含量并不高.ATP来源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和线粒体.

解答 解:(1)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TP是的英文名称缩写三磷酸腺苷,其分子结构简式为A-P~P~P.
(2)ATP来源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内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进行呼吸作用,故与酶1催化的相应生理活动是在细胞的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进行.
(3)据图示可知,A1为催化ATP合成的酶,A2为催化ATP水解的酶.故A1和A2在该循环中起的作用不相同.其中A2催化的反应为ATP的水解过程,一般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相联系.
故答案为:
(1)直接能源、A‐P~P~P
(2)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3)不相同  吸能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脂肪是生物体中良好的储能物质,糖类是生物体中主要的能源物质,ATP是生物体所需能量的直接能源物质,根本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的实质是保留种群的有利基因,不决定新基因的产生
B.地理隔离不会导致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
C.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D.基因突变的方向、自然选择的方向和生物进化的方向总是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图甲、乙表示两种变异发生的示意图,图中①和②,③和④互为同源染色体,则图甲、图乙所示的变异类型(  )
A.均为基因重组
B.前者为基因重组,后者为染色体变异
C.均为染色体结构变异
D.前者为染色体变异,后者为基因重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有关人体特异性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淋巴细胞只有受到抗原刺激后,才能形成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
B.用环孢霉素A使病人的T细胞增殖受阻,可明显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C.病毒侵入细胞后,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效应T细胞的溶酶体酶,导致靶细胞裂解
D.同种病毒再次侵入人体后,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从而产生大量抗体清除病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为动物的某组织,其中1是毛细血管壁、2是红细胞、3是血浆、4是细胞内液、5是组织液.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氧气从3到5的过程,需要ATP
B.葡萄糖由5到达4的过程,依靠自由扩散来完成
C.图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5
D.由4产生的热量可由3的运输而散失到体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B.地理隔离不会导致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不一定导致生物隔离
C.物种形成过程可以不经过隔离,只有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D.基因突变的方向、自然选择的方向和生物进化的方向总是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
B.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C.激素是通过体液定向传输到靶细胞或靶器官的信息分子
D.用一定量的盐酸滴定等量的人体血浆与0.9%的NaCl溶液,两者的pH变化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为研究提高大棚内CO2浓度对樱桃光合作用的影响,测得自然种植的大棚和人工一次性施加CO2的大棚内樱桃光合速率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8~13时的有机物积累量
B.15时樱桃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量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C.7-8时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
D.分析可知人工施加CO2的最佳时间是8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为了获得β-胡萝卜素产品(β-胡萝卜素较耐酸),某小组开展了产β-胡萝卜素酵母的筛选与色素提取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用的培养皿常用的两种灭菌方法是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为了减少灭菌后器皿被污染,灭菌前应该用牛皮纸包扎器皿.
(2)为了筛选出酵母菌,培养基中添加了青霉素,此培养基从功能上分类属于培养基,添加青霉素目的是抑制细菌(放线菌)生长.
(3)图是灭菌锅及其局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乙、丙指示的依次是.①(填序号)
①安全阀、放气阀、压力表②放气阀、安全阀、压力表
③安全阀、放气阀、温度表④放气阀、安全阀、温度表
(4)为了将分离到的菌株纯化,挑取了菌落在3块相同平板上划线,结果其中一块平板的各划线区均未见菌生长,最可能的原因是接种环温度过高,菌被杀死.
(5)为增加β-胡萝卜素提取量,在研磨酵母细胞时,添加石英砂的目的是有助于研磨充分;研磨时不需要(填“需要”或“不需要”)添加CaCO3,理由是β-胡萝卜素较耐酸
(6)下列材料或用具:①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与培养皿,②玻棒、试管、锥形瓶和吸管,③实验操作者的双手.其中需要灭菌的是:①②(填序号);需要消毒的是:③(填序号).
(7)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灭菌处理后,才能倒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