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在下列关于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B、神经细胞兴奋时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
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D、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
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专题:
分析: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因此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但在神经元之间以神经递质的形式传递.
解答: 解:A、兴奋时,钠离子内流,因此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A正确;
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导致Na+通大量内流,组织液中Na+浓度减小,B错误;
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单向传递,C错误;
D、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胞吐的方式运输到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神经冲动的产生过程,兴奋的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及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明确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再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质网既参与物质合成,也参与物质运输
B、囊泡可以由内质网向高尔基体转运
C、膜蛋白的形成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
D、性激素主要是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将小鼠红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红细胞体积随时间变化如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KNO3溶液的起始渗透压小于红细胞内液的起始渗透压
B、与B点相比,A点对应时刻红细胞内液的渗透压较大
C、AB段失水使红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大于KNO3溶液,从而出现BC段的变化
D、B点对应的时刻,KNO3溶液与红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关于神经元及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神经元兴奋时,突触小泡中的物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中需要消耗能量
B、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可使突触后膜电位发生改变
C、神经递质运输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过程中,需要经过体液的运输
D、某种毒素使钠离子通道蛋白的活性降低,此时测得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将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已知某油料作物,粒大(B)对粒小(b)是显性,含油少(D)对含油多(d)是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今有粒大油少和粒小油多的两纯合子杂交.试回答下列问题:
(1)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2)若获得F2种子800粒,按理论计算,双显性纯合子有
 
粒,双隐性纯合子有
 
粒,粒大油多种子有
 
粒.
(3)要得到粒大油多,且能稳定遗传的新品种,可采用下列实验程序,请完善实验步骤:
①第一步:让
 
产生F1
②第二步:让
 
产生F2
③第三步:选出F2
 
的个体
 
,直至后代不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即获得能够稳定遗传的粒大油多的新品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图甲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狼和兔的数量波动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草原中不同土壤湿度的区域生长着不同的牧草,这体现出群落的
 
结构.
(2)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起点是
 
,相关生理过程的发生场所是
 
,甲图中未标明的能量流动去向是
 

(3)研究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
 
,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4)分析乙图中狼和兔的数量波动情况可发现的规律是
 
.狼和兔的行为活动信息可被对方感知,以利于反捕食和捕食,这体现出信息传递具有
 
 作用,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5)多代选择的结果是反应敏捷的兔和跑的快的狼得以生存,这体现出的进化观点是
 
,其本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为细胞呼吸过程,其中a、b表示物质,①~④表示主要步骤,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表示的物质分别是
 
 

(2)图中②、③过程中都有CO2产生,其场所分别是
 
 

(3)过程①除产生能量外,还产生
 
;在①~④过程中释放能量最多的是
 

(4)②和④过程一般不会同时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其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开展生物学实践活动时,对照实验设计应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研究光对大豆生长的影响,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在两只花盆里分别种植相同数量的大豆苗,并进行如下处理.在这一实验设计中有一处不正确,需要改正为(  )
花盆
光亮处20.6充足
黑暗处20.6
A、乙花盆放在光亮处
B、乙花盆浇充足的水
C、甲花盆的温度高于20℃
D、甲花盆放在黑暗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有多种方法可以测定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在光照适宜、温度恒定的条件下,图甲的实验装置为密闭容器,图甲中的曲线为测量1h内该容器中CO2的变化量.图甲中A~B段,叶绿体内ADP含量最高的场所是
 
.导致A~B段曲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该绿色植物前30min实际光合作用的平均速率为
 
μL?L-1CO2/min.
(2)某科研小组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情况,设计了由透明的玻璃罩构成的小室(如图乙A所示;其中CO2缓冲液可以吸收和提供CO2,保证瓶中CO2恒定).
①该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乙B所示曲线,那么影响小室内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影响A点变化的内因是
 
;装置中氧气浓度最高的时间是
 
点;图中装置刻度管中液滴移到最左点是在曲线中的
 
点.
②在实验过程中某段光照时间内,记录液滴的移动,获得以下数据:
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刻度数据
2429323438
该组实验数据是在B曲线的
 
段获得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