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
解答 (1)色素是有机物,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有机物溶于有机物,故可以采用有机溶剂提取叶片中的色素.
(2)由图知,土壤含水量从55~60%降到35~40%时,叶绿素含量增加;土壤含水量从35~40%继续下降到15~20%时,叶绿素含量减少.因此,随着土壤含水量的下降,叶绿素含量先增加后减少.
(3)由图知,土壤含水量25~30%时,净光合速率、气孔开放度均大于0,说明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且细胞能够通过气孔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故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利用的二氧化碳来自线粒体的呼吸作用和外界环境.
(4)由图可知,土壤含量下降到25~30%时,气孔开放度下降,细胞从外界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减少,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上升,说明光合作用利用的二氧化碳量整体减少,光合速率下降,而(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故净光合速率也随之下降.
故答案为:
(1)有机溶剂
(2)先增多再减少
(3)线粒体和外界环境
(4)土壤含水量降低导致气孔开放度下降,光合作用所能利用的二氧化碳的量减少,导致净光合速率下降
点评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对学生的读图、图文转换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这也是平时训练中一定要训练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前期、中期、后期 | B. | 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 ||
C. | 间期、前期、中期 | D. | 后期、末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转基因技术造成的变异,实质上相当于人为的基因重组,但却导致了自然界没有的定向变异的产生 | |
B. | 体细胞杂交技术是人为造成染色体变异的方法,它没有突破自然生殖隔离的限制 | |
C. | 人工诱变没有改变突变的本质,但却因突变率的提高而实现了定向变异 | |
D. | 经过现代生物技术的改造和人工选择的作用,许多生物变得更适合人的需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9种和5种 | B. | 9种和4种 | C. | 27种和8种 | D. | 27种和7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子代噬菌体的DNA控制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合成 | |
B. | 合成子代噬菌体DNA的原料来自大肠杆菌,子代噬菌体DNA都不含32P | |
C. | 合成子代噬菌体外壳的原料来自大肠杆菌,子代噬菌体外壳都含35S | |
D. | 大肠杆菌的DNA中嘌呤碱基之和与嘧啶碱基之和的比值与噬菌体的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