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9.下列技术依据DNA分子杂交原理的是(  )
①用DNA分子探针诊断疾病         
②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胞
③亲子鉴定                      
④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形成重组DNA分子.
A.②③B.①③C.③④D.①④

分析 DNA探针的应用所依据的原理是DNA杂交,DNA杂交是指DNA片段在适合的条件下能和与之互补的另一个片段结合.如果对最初的DNA片段进行标记,即做成探针.
探针的应用:1.应用于从基因文库中准确提取目的基因.
2.应用于检测转基因生物的染色体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和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
3.应用于鉴定物种亲缘关系.
4.应用于疾病的诊段和治疗.
5.应用于环境监测.

解答 解:①用DNA分子探针诊断疾病,即基因诊断,原理是DNA分子杂交,具有快速、灵敏、简便等优点,①正确;
②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显微注射法等,没有依据DNA分子杂交原理,②错误;
③亲子鉴定是依据DNA分子杂交原理,鉴定亲代与子代DNA分子中碱基排列顺序,③正确;
④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形成重组DNA分子依据的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④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操作步骤,了解基因工程技术的相关应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东省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器在细胞质中的分布与细胞的功能相适应

B.线粒体是细胞内物质氧化和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

C.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体具有特定空间结构

D.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运输的场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为某个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简图,若E生物种群总能量为7.1×109kJ,B生物种群总能量为2.3×108kJ,从理论上计算,A贮存的总能量最少为(  )
A.7.1×108 kJB.4.8×107 kJC.5.95×107kJD.2.3×107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PCR(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的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图表示合成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C过程要用到的酶是TaqDNA聚合酶.
(2)如果把模板DNA的两条链用15N标记,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不做标记,控制“95℃~55℃~72℃”温度循环3次,则在形成的子代DNA中含有15N标记的DNA占25%.
(3)如果模板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对,其中含有胞嘧啶m个,则该DNA复制10次,需要加入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210-1)(a-m)个.
(4)PCR中由碱基错配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假设对一个DNA进行扩增,第一次循环时某一条模板链上发生碱基错配,则扩增若干次后检测所用DNA的扩增片段,与原DNA相应片段相同的占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有关下面遗传图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表现在图中的③
B.Aa产生的雌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C.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表现在图中的①②
D.基因(A)与基因(a)的根本区别在于所含有的密码子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因素中,与细胞癌变无关的是(  )
A.紫外线照射B.亚硝胺污染C.温室效应D.遗传物质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可表示细胞融合技术的一些过程,请据图回答:

(1)若A、B细胞为动物细胞,从A、B细胞到C细胞的过程中,常用灭活的病毒作为诱导剂来诱导细胞融合.A、B融合为C的过程说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特性.
(2)若A、B细胞为植物细胞,那么这样的细胞已经用酶解法脱掉了细胞壁.这种酶可能是纤维素和果胶酶,由此生成的A细胞和B细胞称为原生质体.杂种细胞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可形成完整植株.
(3)若A细胞为骨髓瘤细胞,B细胞为效应B淋巴细胞,那么D细胞称为杂交瘤细胞细胞.这种细胞既能无限繁殖,又能产生单克隆抗体(特异性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分析有关微生物的资料,回答问题.
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从胃活检组织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
(1)幽门螺杆菌的遗传物质集中分布的区域称为拟核(核区).

(2)图中4支试管分别代表4种微生物在半固体培养基(琼脂含量3.5g/L)中的生长状态,其中②号试管代表幽门螺杆菌的生长状态,由图判断,该菌在氧气浓度过高或过低条件下不能生长.产甲烷杆菌的生长状态最能由试管③代表.
(3)表是某培养基的配方.
成分葡萄糖KH2PO4MgSO4NaClCaSO4CaCO3琼脂蒸馏
水含量10g0.2g0.2g0.2g0.2g5g3.5g1L
将幽门螺杆菌接种到pH适宜的该培养基中,最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然后置于37℃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在该培养基中幽门螺杆菌的数目比刚接种时少,主要原因是缺少氮源(缺少氮源和生长因子).
(4)表中各成分含量确定的原则是所培养的微生物对各营养成分的需要量.
(5)培养幽门螺杆菌时,在接种前需要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应采用的方法是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适宜的时间,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A、B、C分别代表山地、森林、海洋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B.影响B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C.C处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是因为光照的影响
D.温度是造成这三个区域内植物分布存在巨大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