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面关于氮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生物固氮过程就是通过固氮微生物,把大气中的氮气转化成氨的过程
B、动物排出的含氮废物以及动植物遗体中的含氮废物被土壤中微生物分解形成氮气
C、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土壤中的一些细菌可以将硝酸盐最终转化亚硝酸盐
D、氮循环是指含氮有机物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的往返过程
考点: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专题:
分析:生物固氮是大气中的游离态氮分子在微生物体内还原为结合态的氨分子的过程.具有这种能力的生物称固氮生物.生物固氮对于植物和土壤的氮肥供应有重要作用.
解答: 解:A、生物固氮是大气中的游离态氮分子在微生物体内还原为结合态的氨分子的过程,即通过固氮微生物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氨的过程,A正确;
B、氮素进入生物体后,可以随蛋白质代谢以尿酸或尿素的形式排出体外.动植物的遗体、排出物和残落物中的有机氮被微生物分解后形成氨,这一过程是氨化作用,B错误;
C、在有氧的条件下,土壤中的氨或铵盐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先生成亚硝酸盐,最终氧化成硝酸盐,这一过程叫做硝化作用.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产生的无机氮,都能被植物吸收利用,C错误;
D、氮循环是指含氮无机物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的往返过程,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的结构等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甲性状和乙性状为细胞质遗传.下列四种组合中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①♀甲×♂乙→F1呈甲性状    
②♀甲×♂乙→F1呈乙性状
③♀乙×♂甲→F1呈甲性状    
④♀乙×♂甲→F1呈乙性状.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研究人员利用番茄植株进行了两组实验,实验一、二的结果分别用图中的(1)、(2)表示.请椐图回答问题:

(1)实验一除满足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需要外,还必需在适宜的
 
等外界条件下进行.
(2)实验一的自变量是
 
,图(1)中a点条件下番茄植株相对生长速率低于b点的主要原因是
 
.日温26°C、夜温20°C一定是番茄植株生长的最适温度组合吗?
 
,理由是
 

(3)图(2)表示在一个种植有番茄植株的密闭容器内O2含量的变化,据图分析:
①番茄植株光合作用释放的O2量和呼吸作用消耗的O2量相等的点是
 

②该番茄植株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了有机物?
 
,理由是
 

③根据图(2)在图(3)中以A为起点画出该密闭容器内CO2含量变化的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的是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关系的曲线,该曲线是通过实测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条件下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能代表细胞中发生的情况与曲线中BC段(不包括B、C两点)相符的一项是 (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对绿色植物来说,影响其吸收矿质离子的主要因素有(  )
①根细胞的呼吸强度    
②根细胞内细胞液的浓度    
③植物体的蒸腾作用强度 
④根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  )
A、二者是密切联系的两个过程
B、在能量流动过程中,物质是能量的载体
C、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D、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角度来看,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系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对制作腐乳实验操作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前期发酵,将笼屉中的温度控制在15℃~18℃
B、豆腐块分层摆放,逐层加盐,层数加高盐量不变
C、卤汤中的酒应控制在12%左右
D、腌制腐乳的玻璃瓶冲洗后需用沸水消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科学家与其科学成就的连线,不吻合的是(  )
A、孟德尔(G.Mendel)--发现了遗传三大定律
B、艾弗里(O.Avery)--首次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C、达尔文(C.Darwin)--《物种起源》
D、沃森(J.Watson)和克里克(F.Crick)--建立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防止多精入卵的保护屏障是(  )
①顶体反应            
②透明带反应             
③卵黄膜封闭作用
④精子尾部脱落形成原核              
⑤唯一的一个精子获能.
A、①②③④B、②③
C、①②③⑤D、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