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培养基的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培养基的分类:①按物理性质分,分为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中含有凝固剂,一般是琼脂.②按化学成分分,分为天然培养基和合成培养.两者的区别是天然培养基成分不确定,合成培养基成分的含量是确定的.③按用途分,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选择培养基主要是培养、分离特定的微生物,培养酵母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鉴别培养基可以鉴定不同的微生物,比如鉴别饮用水中是否含有大肠杆菌,可以用伊红-美蓝培养基,如果菌落呈深紫色,并带有金属光泽,说明有大肠杆菌.
(2)常用灭菌方法:灼烧灭菌、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法.
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空气、牛奶所采用的灭菌和消毒方法依次:高压蒸汽灭菌、干热灭菌、灼烧灭菌、化学消毒、紫外线灭菌、巴氏消毒法.
(3)接种最常用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的目的是使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分散成单个细胞,并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细菌繁殖而成的子细胞群体--菌落.
解答 解:(1)欲筛选出能降解原油的菌株,培养基中应只含有原油而无其它碳源,不能降解原油的细菌在此培养基上不能生存,这类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2)分离纯化菌种时,需采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使聚集在一起的细菌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以便纯化菌种.
(3)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如接种环)、干热灭菌(如培养皿)、高压蒸汽灭菌(如培养基)等.无菌操作要求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操作都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微生物的污染.
(4)在抗药性检验过程中,如果在菌落周围出现透明的圆圈,说明此种抗生素可抑制该细菌;透明圈的大小表示着此种抗生素抗菌的强弱.据此可判断抗菌强弱依次是A、C、B;D的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说明该菌落对此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
(5)降解原油能力越强的菌株,在菌落周围形成的分解圈越大,因此实验结果抗生素A对该致病菌的作用最好.
故答案为:
(1)原油 选择
(2)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3)干热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
(4)敏感 不敏感 该致病菌对C的敏感性比对A弱 D
(5)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培养的一些基本操作,意在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识记与理解.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东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B.可以用标志(记)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及农田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
C.同种生物的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
D.某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不同水层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配子→受精→合子→胚→卵裂 | |
B. | 合子→胚→胎儿→幼体→成体 | |
C. | 合子→卵裂→囊胚→原肠胚→胎儿 | |
D. | 精卵细胞形成→受精→合子→胎儿→出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成分 | 蛋白胨 | 葡萄糖 | K2HPO4 | 伊红 | 美蓝 | 蒸馏水 |
含量 | 10g | 10g | 2g | 0.4g | 0.065g | 1000mL |
A. | 从物理性质看该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从用途看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 |
B. | 培养基中属于碳源的物质主要是葡萄糖,属于氮源的物质是蛋白胨 | |
C. | 该培养基缺少提供生长因子的物质 | |
D. | 该培养基调节合适的pH后就可以接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分化后的细胞只保留与其功能相关的一些遗传物质 | |
B. | 细胞分化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 | |
C. | 高度分化后的细胞一般不具有分裂能力,细胞分化是稳定的,而且一般是不可逆的 | |
D. | 细胞分化是在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内环境成分包括a、b、c三种液体 | B. | 起调节作用的系统为A、B、C | ||
C. | b中的物质经微动脉端进入a | D. | 淋巴细胞的细胞外液可以是a和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rac{1}{2}$ | B. | $\frac{1}{6}$ | C. | $\frac{1}{4}$ | D. | $\frac{1}{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