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该图是细胞呼吸的方式和物质变化,图中的长方框是丙酮酸,A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的过程,B是丙酮酸转化成乳酸过程,C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D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E是细胞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解答 解:(1)有氧呼吸,无氧呼吸过程的中间产物为丙酮酸,产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2)A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C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D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ACD是有氧呼吸途径.产能最多的阶段是D第三阶段.有氧呼吸的反应式为C6H12O6+6O2+6H2O$\stackrel{酶}{→}$6CO2+12H2O+能量.
(3)由于在有氧呼吸过程中,1分子葡萄糖氧化分解能产生6分子的CO2,而在无氧呼吸过程中,1分子葡萄糖氧化分解能产生2分子的CO2.如果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等量的CO2,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1:3.
(4)图中每个阶段都需要有酶的参与,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5)如果O2供应不足,则人体肌肉细胞内C6H12O6的分解不彻底,产物为乳酸,能量在第一阶段释放.释放能量一部分储存在ATP中,ATP的结构简式A-P~P~P,一部分以热能散失.
故答案为:
(1)丙酮酸 细胞质基质
(2)ACD D C6H12O6+6O2+6H2O$\stackrel{酶}{→}$6CO2+12H2O+能量
(3)1:3
(4)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5)第一 A-P~P~P 以热能散失
点评 本题结合不完整的呼吸作用示意图,考查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数字代表的过程及发生的场所,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即可.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种子形成时,脂肪水解酶的活性很高 | |
B. | 种子萌发时,脂肪转变为可溶性糖,说明可溶性糖是种子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 |
C. | 干重相等的可溶性糖和脂肪,所储存的能量脂肪多于糖 | |
D. | 种子发育过程中,由于可溶性糖更多地转变为脂肪,种子需要的N增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徐州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
A.出现地理隔离 B.产生生殖隔离
C.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D.生物的形态出现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HIV的囊膜基本结构与甲基本相同 | |
B. | 从结构上看,HIV和乙、丁都具有双层膜,这些膜结构都属于生物膜系统 | |
C. | HIV与大肠杆菌一样只含丁这一类细胞器 | |
D. | HIV从宿主细胞内出来会导致宿主细胞膜面积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前4年该种群数量基本不变,第5年调查的年龄组成可能为衰退型 | |
B. | 第4到第8年间种群数量在下降,原因可能是食物的短缺和天敌增多 | |
C. | 第8年时种群数量最少,第8到第16年间种群数量增加,且呈“S”型曲线增长 | |
D. | 如果持续第16到第20年间趋势,后期种群数量将呈“J”型曲线增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地衣和苔鲜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 |
B. | 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地衣和苔鲜阶段、森林阶段 | |
C. | 地衣和苔鲜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草本植物阶段 | |
D. | 森林阶段、灌木阶段、草本植物阶段、地衣和苔鲜阶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