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下列对种群特征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出生率、死亡率
B.“J”型增长的种群中没有死亡率、迁出率
C.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是年龄组成
D.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值

分析 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

解答 解: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A错误;
B、“J”型增长的种群中也有死亡率、迁出率,只是环境条件理想,B错误;
C、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是年龄组成,C正确;
D、环境容纳量是指特定环境所能容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用k值表示.种群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而是随环境改变而改变的,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种群的特征,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为验证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学生设计了如表中的实验方法步骤.在同学们提出的下列评价中,不合理的是(  )
实验步骤项目试管1试管2试管3
1加入可溶性淀粉溶液2mL2mL2mL
2加入新鲜唾液淀粉酶溶液1mL1mL1mL
3加入1mol/L的HCl溶液1mL//
加入1mol/L的NaOH溶液/1mL/
加入pH为7.0的蒸馏水//1mL
4置于37℃水浴中5min5min5min
5滴入碘液2滴2滴2滴
A.加入的溶液、试剂的量一样,是为了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
B.操作步骤设计合理
C.检验实验结果的试剂选择恰当
D.都置于37℃水浴中可排除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高等动物和人的内环境能够保持相对稳定.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稳态没有直接关系的选项是(  )
A.通过汗和尿排泄废物B.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C.血液运输CO2和废物D.血液中CO2增加会使呼吸加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德黑兰街头出现成群的变种巨鼠,科学家认为这是由于核辐射造成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核辐射属于物理诱变因素,能诱导鼠的基因发生定向改变
B.巨鼠的出现,是核辐射对突变的基因进行定向选择的结果
C.巨鼠的出现有利于增加物种丰富度,提髙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投放化学药剂灭鼠,将导致巨鼠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下列名词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
①温室效应 ②赤潮 ③酸雨 ④光化学污染  ⑤臭氧层空洞  ⑥潮汐  ⑦大脖子病.
A.①②④B.③④⑤C.⑥⑦D.②③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①~④图分别表示某种生物(假定只含两对同源染色体)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跑,其中属于减数分裂的是(  )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科学家往小球藻培养液中通入14CO2后,分别给予小球藻不同时间的光照,结果如下表.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实验组别光照时间(s)14C分布
12大量3-磷酸甘油酸(三碳化合物)
22012种磷酸化糖类
360除上述12种磷酸化糖类外,还有氨基酸、有机酸等
A.本实验采用了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进行研究
B.本实验利用小球藻研究的是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
C.CO2进入叶绿体后,最初形成的主要是12种磷酸化糖类
D.光合作用产生的初始产物最终可转变成氨基酸、有机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黑山寨地区利用栗树脱落枝叶制造的培养基种植栗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栗树脱落枝叶中的能量不属于其同化量
B.栗蘑属于消费者,参与物质循环再生过程
C.该做法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D.该做法实现能量多级利用,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福州第一中学高一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白细胞和红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来的

B.基因突变可使已分化的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

C.同一个体的小肠上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所含基因不同

D.同一植物,茎分生组织细胞分化能力比叶肉细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